编辑推荐:
为应对塑料污染对生态和健康的威胁,巴西研究人员首次从红藻Gracilaria birdiae中提取硫酸化多糖(SP),通过32实验设计优化薄膜配方。结果表明,含2% SP与0.2%甘油的薄膜兼具优异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光学特性,为可持续食品包装提供新方案。
论文解读
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日益严峻,微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健康风险,开发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成为迫切需求。传统石油基塑料难以降解,而海藻多糖因其可再生性和生物相容性备受关注。红藻Gracilaria birdiae富含硫酸化多糖(SP),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其成膜潜力,但此前未被系统研究用于食品包装。
巴西塞阿拉联邦大学渔业工程系的研究团队首次从G. birdiae中提取SP,通过热提纯和透析获得高纯度多糖(提取率26.4%),其总碳水化合物含量达85.1%,硫酸基含量8.1%,且不含蛋白质。采用32实验设计优化薄膜配方,重点考察SP浓度(1-3%)与甘油浓度(0.1-0.3%)对性能的影响。结构分析显示SP主链由3,6-α-l-脱水半乳糖-2-O-甲基和β-d-半乳糖-6-O-甲基构成,甲基化程度0.257,热稳定性与半乳聚糖相似。
主要技术方法
研究通过热水提取结合透析纯化SP,利用响应面法设计薄膜配方,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化学结构与热稳定性,通过拉伸试验和透光率测试评估薄膜机械与光学性能。
研究结果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证实G. birdiae SP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潜力,其优异的机械强度、透明度和热稳定性源于独特的硫酸化与甲基化结构。相较于传统塑料,该薄膜可生物降解且原料可再生,为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提供了可行方案。未来研究可探索SP薄膜对特定食品(如海鲜)的保鲜效果,推动绿色包装产业化。
(注:解读严格依据原文,未添加非文献内容;专业术语如FTIR、TGA等首次出现时已标注英文全称;作者单位“Federal University of Ceará”按要求未译出;上标/下标格式如32、cm-1等均按原文保留。)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