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代谢综合征与皮肤病:关联及治疗

时间:2025年5月7日
来源:Nutrition & Metabolism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代谢综合征(MetS)与多种皮肤病的双向关联机制,聚焦胰岛素抵抗(IR)、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共同病理通路,为临床提供跨学科诊疗策略,尤其强调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和生活方式干预对改善皮肤病变和代谢异常的双重价值。

广告
   X   

代谢综合征(MetS)作为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临床症候群,其与皮肤疾病的复杂互动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热点。最新证据显示,MetS不仅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标志,更通过多重机制直接参与皮肤病发生发展。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与MetS的关联最为显著,流行病学显示患者MetS患病率高达43.3%,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2.89倍。Th17细胞介导的IL-17/IL-23轴激活既驱动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又促进血管炎症。PI3K/Akt-mTOR通路在IR和银屑病皮损中双重激活,而脂联素水平降低加剧代谢紊乱。值得注意的是,TNF-α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能同步改善皮损和血脂指标,但需警惕体重增加风险。

皮脂腺与顶泌腺疾病
痤疮患者存在明显的mTORC1通路亢进,高糖饮食通过IGF-1刺激睾酮合成。二甲双胍通过抑制NF-κB减少IL-6等炎症因子,成为合并MetS痤疮患者的优选。玫瑰痤疮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反映氧化应激与血管功能障碍的关联。化脓性汗腺炎(HS)中,脂肪因子失衡导致50.6%患者合并MetS,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可同时减轻HS症状和改善糖代谢。

脱发疾病
雄激素性脱发(AGA)患者MetS风险增加3.46倍,IL-1/TNF-α介导的毛囊慢性炎症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女性型脱发与腰围增大显著相关,螺内酯通过抗雄机制改善症状。斑秃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提示脂肪因子调控在自身免疫性脱发中的作用。

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特应性皮炎(AD)患儿代谢异常风险增加1.6倍,Th2型免疫应答与内脏肥胖存在"炎症皮肤进展模型"关联。慢性荨麻疹患者中69%超重,组胺受体拮抗剂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MetS患病率30%,羟氯喹通过改善血脂谱展现双重获益。

色素性与纤维增生性疾病
白癜风患者存在显著脂代谢异常,窄谱UVB光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黑棘皮病(AN)作为IR的皮肤标志,78.3%患者符合MetS诊断,二甲双胍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皮肤角化过度。瘢痕疙瘩形成与高血压密切关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通过调节纤维化通路抑制瘢痕增生。

该领域仍存在重要知识缺口,如黑色素瘤与MetS的具体关联机制尚未阐明。未来研究需聚焦肠道菌群(如Akkermansia muciniphila)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等新兴领域,开发靶向代谢通路的个性化皮肤治疗方案。临床实践中,建议对慢性皮肤病患者常规筛查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压,实现皮肤病与代谢异常的早期共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