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Science》杂志报道了一项令人大跌眼镜的研究成果,缺氧条件下裸鼢鼠能利用类似植物无氧呼吸途径维持生命。
生物通报道:《Science》杂志报道了一项令人大跌眼镜的研究成果,缺氧条件下裸鼢鼠能利用类似植物无氧呼吸途径维持生命。
裸鼢鼠(naked mole-rat),它不是鼹鼠,更不是老鼠。实际上是一种冷血哺乳动物(cold-blooded mamma),由于缺乏体温调节机制,常年生活在地穴中。“这种动物的寿命通常比其他啮齿类长10年以上,几乎不得癌症,也没有痛感,”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生物学教授Thomas Park说道。
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大脑细胞一旦缺氧,便会进入濒死状态。
但是裸鼢鼠不同,它还有备用方案:当发生缺氧,它们的脑细胞自动开始燃烧果糖,然后通过植物无氧呼吸途径继续为机体功能。
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裸鼢鼠暴露在低氧条件下后,在它们的血液中发现了大量的果糖释放。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果糖是利用了肠道细胞中的果糖泵,被运输到脑部。
Park说:“裸鼢鼠只不过简单地重置了一下新陈代谢的基础装备,就能忍受极端缺氧环境,”他已经研究裸鼢鼠近18年了。
如此低浓度的含氧量,几分钟内就会要了人命。而裸鼢鼠则可以至少存活5小时。它们先进入假死状态,各项生命活动(如脉搏、呼吸等)极具减弱,以便节省能量,接着它们就进入了果糖供能模式,直到恢复氧气供应。
裸鼢鼠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能通过假死状态从缺氧条件下幸存的哺乳动物。它们喜欢群居,大量的同类聚集在一起,氧气往往会被迅速消耗殆尽,科学家认为裸鼢鼠独特的新陈代谢是为了适应地下的缺氧生存环境。缺氧也可导致另外一种人类疾病——肺水肿,这种疾病常常折磨着登山运动员。了解动物在缺氧状态下用以应急的新陈代谢方式,将有助于我们人类开发因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导致的缺氧问题的急救手段。
索取赛默飞世尔有关代谢组学的质谱分析平台详细技术资料请填写联系方式
原文标题:Fructose-driven glycolysis supports anoxia resistance in the naked mole-rat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