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器官的两步药物筛选方法,用于快速识别对化疗具有抗性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并探索替代治疗方案

时间:2025年11月24日
来源: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编辑推荐:

本研究通过建立26例食管鳞癌(ESCC)患者来源类器官(PDOs)生物库,开发了两步药物筛选法(基于GR值),显著缩短了评估时间(23.08±2.42天 vs 传统45.75±7.19天),并提出了基于Cmax/GR100指数的新型药物筛选策略,为耐药患者提供替代治疗方案。该策略在预测临床疗效(敏感性80%、特异性85.7%)和识别耐药机制(如BATF2、INPPL1基因调控)方面表现优异,为精准再治疗提供工具。

广告
   X   

这项研究聚焦于如何利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模型(PDOs)来改进对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治疗策略。ESCC作为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类型,其5年生存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通常低于20%。尽管已有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但许多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有限,且难以耐受后续的治疗调整。因此,如何在治疗初期准确识别对现有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并提供替代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生长率抑制(GR)的双步骤药物筛选方法,旨在缩短药物测试的时间,提高临床决策的效率。通过使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模型,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模拟肿瘤组织的遗传和表型特征,从而更贴近实际临床环境。这类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类型,如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因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生组织高度相似,成为药物筛选和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从接受手术切除和重建的患者中获取了临床样本,并通过病理学、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验证了类器官模型与原发肿瘤的一致性。结果显示,这些类器官在组织学、基因组和转录组层面与原发肿瘤高度相似,这为药物反应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通过双步骤药物筛选方法,研究人员能够在30天内完成对多种药物的评估,相较于传统方法可将实验周期缩短约50%。这种高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药物筛选的可操作性,还使得在关键的临床决策窗口期内进行治疗调整成为可能。

此外,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策略,基于药物最大血药浓度(Cmax)与生长率抑制(GR100)的比值,即Cmax/GR100。该指标可用于识别对TP(紫杉醇+顺铂)疗法耐药的患者,为他们提供其他可能有效的药物选项。这种方法不仅在实验室中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还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从而实现精准治疗。

在药物筛选过程中,研究人员对10种抗肿瘤药物进行了评估,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初步筛选和二次筛选。初步筛选采用Cmax浓度,而二次筛选则通过六点、四倍稀释的实验设计来测试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类器官的影响。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实验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双步骤方法在细胞需求、实验次数和耗材使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在结果的可靠性上也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药物筛选方法的临床适用性,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体内实验,使用BALB/c裸鼠作为模型,评估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Cmax/GR100比值较高的药物(如多柔比星)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而TP疗法在某些耐药模型中效果有限。这些结果表明,通过Cmax/GR100指标进行药物筛选,可以为TP耐药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还探索了药物反应的转录组特征,特别是对紫杉醇耐药的机制。通过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研究人员识别出与紫杉醇耐药相关的关键基因,如BATF2和INPPL1。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耐药类器官中显著降低,而在敏感类器官中则表现出更高的表达。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过表达这些基因可以提高对紫杉醇的敏感性,而其沉默则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说明它们在肿瘤耐药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研究还探讨了药物筛选方法的临床应用潜力。通过将类器官模型与真实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基于GR值的双步骤药物筛选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药物反应,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药物筛选的效率,还为晚期ESC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部分患者的类器官药物敏感性结果与临床反应不一致,这可能与类器官模型未能完全复制肿瘤微环境(TME)有关。TME中的成分,如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和基质组织,可能对药物反应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此外,研究中的药物库可能覆盖范围有限,未包含所有潜在相关药物,这也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ESC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构建并验证患者来源的类器官模型,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双步骤药物筛选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识别药物敏感性,并为耐药患者提供替代治疗方案。这种方法不仅在实验室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还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转化医学价值。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这种方法有望在更广泛的癌症类型中得到应用,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