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可它也很 “辛苦”,总是暴露在外,一不小心就会受伤。一旦皮肤受伤,伤口愈合就成了关键问题。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它涉及到各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外基质(ECM,细胞生活的 “土壤”,为细胞提供支持和营养 )的重塑以及血管生成等复杂环节。加速伤口愈合,能让患者少遭罪,还能减轻医疗和社会负担。然而,尽管医学在不断进步,找到快速有效的伤口愈合方法依旧是个难题。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再生医学领域可是备受瞩目,它就像一个 “多面手”,具有增殖、分化和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在间充质干细胞中,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更是 “佼佼者”,因为它数量丰富、容易获取,还能自我更新。不过,干细胞治疗也有自己的 “小烦恼”,比如疗效不够理想,可能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甚至还有肿瘤形成的风险。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发挥治疗作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分泌的外泌体。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小囊泡,里面装满了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 “宝贝”,这些物质能调节细胞行为和细胞间的交流。和间充质干细胞比起来,外泌体更加稳定,免疫原性更低,致癌风险也小,简直是 “潜力股”。在皮肤损伤修复方面,外泌体已经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比如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炎症等。
巨噬细胞作为免疫微环境的关键调节者,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伤后,巨噬细胞会像变形金刚一样,从促炎的 M1 表型转变为抗炎的 M2 表型,帮助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组织,促进组织重塑、血管生成和重新上皮化。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s)能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但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白细胞介素 - 33(IL-33)作为细胞因子中的重要一员,在组织修复过程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可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表达。不过,外泌体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是如何调节 IL-33 的,目前还没人能说清楚。
尽管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SC-Exos)在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方面的作用已经被研究得比较多了,但它在调节炎症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方面的作用以及下游机制,依旧是个 “谜团”。为了揭开这个 “谜团”,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 promote wound healing by regulating interleukin-33 in macrophages” 的论文。他们发现,ADSC-Exos 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和增强 IL-33 的释放来促进伤口愈合,IL-33 能驱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胶原蛋白沉积和上皮化,这一过程是通过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实现的。这一发现为 ADSC-Exos 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治疗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就像为解开伤口愈合的谜题找到了一把关键的钥匙。
为了开展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主要用到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
- 细胞培养与处理技术:从患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ADSCs),从 8 周龄雄性 C57BL/6 小鼠的股骨和胫骨中分离骨髓细胞,培养出成熟的巨噬细胞。同时,对 RAW264.7 细胞系和 HaCat 细胞系进行培养,并通过不同的刺激条件诱导细胞极化。
- 动物模型构建技术:建立 C57BL/6 小鼠全层皮肤伤口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PBS 组、ADSC-CM 组和 ADSC-Exo 组,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伤口的愈合情况。此外,还构建了 Il33 基因敲除(Il33-/-)小鼠的全层皮肤损伤模型,研究 IL-33 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运用定量实时 PCR(q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通过 RNA 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质表达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
- 组织学与免疫染色技术:对小鼠皮肤伤口样本进行苏木精 - 伊红(H&E)染色和 Masson 三色染色,评估伤口的再上皮化和胶原蛋白沉积情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炎症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相关指标以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ADSCs 和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研究人员从脂肪组织中成功提取出 ADSCs,在显微镜下,它们呈现出典型的纺锤形。通过一系列检测发现,这些 ADSCs 表达特定的标记物,并且具有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的能力。之后,又通过高速离心法提取出 ADSC-Exos,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等技术,证实了 ADSC-Exos 的成功提取,它们的粒径主要在 50 - 150nm 之间,呈杯状或球形,并且表达外泌体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 ADSC-Exos 促进体内伤口愈合:在小鼠全层皮肤伤口模型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ADSC-Exo 组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组。从伤口面积的变化来看,ADSC-Exo 组的相对伤口面积减少幅度更大;通过 H&E 染色观察发现,ADSC-Exo 组在第 7 天和第 14 天的肉芽组织细胞密度和上皮化程度显著增加,还出现了更多的毛囊和皮肤附件。这说明 ADSC-Exos 就像给伤口愈合按下了 “加速键”。
- ADSC-Exos 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形成和血管生成改善伤口愈合: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ADSC-Exo 组的胶原蛋白沉积程度比对照组和 PBS 组更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ADSC-Exo 组中与伤口愈合相关的指标,如胶原蛋白 I、胶原蛋白 III、E-cadherin 和 TGF-β 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检测表明,ADSC-Exo 组中 VEGF-A 阳性细胞数量以及 CD31 和 α-SMA 双阳性细胞数量都显著增加。这一系列结果表明,ADSC-Exos 可以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形成和血管生成,为伤口愈合提供更好的条件。
- ADSC-Exos 影响炎症因子释放和巨噬细胞极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ADSC-Exos 能够显著降低伤口组织中 IL-6 和 TNF-α 的表达,且 ADSC-Exo 组的抑制效果比 ADSC-CM 组更明显。免疫荧光染色和 qPCR 检测结果显示,ADSC-Exos 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向 M2 表型极化,抑制其向 M1 表型极化。这意味着 ADSC-Exos 可以调节炎症反应,为伤口愈合营造一个更有利的免疫环境。
- ADSC-Exos 增加巨噬细胞中 IL-33 的表达水平:通过 RNA 测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ADSC-Exos 处理后的 RAW264.7 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许多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其中,IL-33 的表达显著上调。免疫荧光双染色、qPCR 和 ELISA 检测结果都证实了 ADSC-Exos 能够抑制 RAW264.7 细胞中 IL-6 和 TNF-α 的分泌,同时促进 IL-33 的分泌。这表明 IL-33 可能在 ADSC-Exos 促进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IL-33 缺失减缓 C57BL/6 小鼠伤口愈合过程:研究人员构建了 Il33-/- 小鼠的全层皮肤缺陷模型,结果发现,与野生型(WT)小鼠和补充 IL-33 的 Il33-/- 小鼠相比,Il33-/- 小鼠的伤口愈合能力明显更差,伤口面积更大,皮肤伤口再上皮化和角质层覆盖程度更低,胶原蛋白沉积也更少。这进一步证明了 IL-33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不可或缺。
- IL-33 缺失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和胶原蛋白沉积:对伤口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Il33-/- 小鼠的 M2 型巨噬细胞极化受到抑制,胶原蛋白 I、胶原蛋白 III 和 α-SMA 的表达降低。而补充 IL-33 后,这些指标都有所改善。这说明 IL-33 对巨噬细胞极化和胶原蛋白沉积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ADSC-Exos 通过刺激巨噬细胞释放 IL-33 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将 ADSC-Exos 处理过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的条件培养基(BMDM-CM)与 HaCat 细胞共培养,研究人员发现,IL-33 在 HaCat 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ADSC-Exos 可以通过刺激 BMDMs 分泌 IL-33 来促进 HaCat 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结果表明,IL-33 能够增强 HaCat 细胞的迁移能力,ADSC-Exos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 IL-33 缺失导致的 HaCat 细胞迁移能力下降的情况。
- IL-33 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胶原蛋白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IL-33 在胶原蛋白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 IL-33 缺失的巨噬细胞共培养的 HaCat 细胞中,α-SMA 和胶原蛋白 III 的表达水平较低,而添加 ADSC-Exos 或 IL-33 后,这些指标有所改善。这表明 IL-33 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胶原蛋白形成,有助于伤口愈合。
- ADSC-Exos 通过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并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ADSC-Exos 可以部分改善因 IL-33 缺失对 HaCat 细胞产生的不利影响,激活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IL-33 也能激活该信号通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胶原蛋白沉积。这揭示了 ADSC-Exos 促进伤口愈合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讨论,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不仅揭示了 ADSC-Exos 促进急性皮肤伤口愈合的机制,还明确了 IL-33 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为我们理解伤口愈合的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基于 ADSC-Exos 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过,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原代 BMDMs 在培养过程中的增殖限制给外泌体提取带来了困难,而且还没有确定 ADSC-Exos 中具体是哪些分子调节了 IL-33 的表达。但这并不影响这项研究的价值,相信在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ADSC-Exos 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