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是由超大质量黑洞(SMBH)吸积气体驱动的宇宙中最高能天体之一。尽管普遍认为星系合并会触发类星体活动并影响周围气体,但相关观测限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聚焦于红移z≈2.7 的一个主合并星系系统,发现其中一个星系内类星体的辐射可直接改变伴星系的气体特性。
研究显示,两个星系质心相距仅几千秒差距,正以约 550 km・s-1的速度相互靠近,均为大质量恒星形成星系且含有大量分子气体。然而,在类星体核的吸收光谱中观测到的尘埃分子气体处于高度激发状态,被限制在密度约 105–106 cm-3、尺寸小于 0.02 秒差距的云团中,其紧凑程度比非类星体环境中观测到的高几个数量级,也比当前高红移分子线发射观测可分辨的尺度小约 105倍。
由此推断,凡暴露于类星体辐射的分子气体会被破坏,仅留下因体积过小而无法孕育新恒星的高密度幸存云团。本研究不仅强调了主星系合并在触发类星体活动中的作用,还揭示了局域负反馈对星系内部气体结构的显著改变,这很可能会抑制恒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