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季节性流感预存免疫对高致病性H5N1病毒感染的交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通过雪貂模型发现,2009年甲型H1N1病毒(H1N1pdm09)预存免疫可显著降低H5N1感染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并抑制病毒传播。该研究为评估人群对禽流感H5N1的易感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clade 2.3.4.4b)在野生鸟类中全球传播,并逐渐向哺乳动物溢出感染,人类面临潜在的流感大流行威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该病毒在美国奶牛中引发持续疫情,导致多名农场工人感染。尽管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但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增强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关切。在此背景下,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亟待解答:人群对季节性流感病毒的预存免疫能否对H5N1感染提供交叉保护?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建立雪貂预存免疫模型,系统评估了2009年甲型H1N1病毒(H1N1pdm09)和季节性H3N2病毒预存免疫对两种clade 2.3.4.4b H5N1病毒(分别分离自貂和奶牛)感染的保护效果。研究采用病毒挑战实验和直接接触传播实验,结合血清学分析(包括ELISA检测HA/NA结合抗体、ELLA评估NA抑制活性、微量中和试验等),揭示了预存免疫对H5N1感染的保护机制。
主要研究结果
Prior immunity to the 2009 pandemic H1N1 virus or a seasonal H3N2 virus limits viral replication and protects against lethal H5N1 disease
通过单次季节性病毒感染建立预存免疫模型发现,H1N1pdm09预存免疫雪貂产生针对H5血凝素(HA)的非中和抗体和高效N1神经氨酸酶(NA)抑制抗体。攻毒实验显示,这类雪貂鼻腔病毒载量降低100倍,完全避免致死性疾病,而H3N2预存免疫组则呈现部分保护。
Immune imprinting does not alter protection against H5N1 disease
在双重病毒感染模型中,无论H1N1pdm09作为初次或二次感染病毒,均能提供完全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免疫印记(immune imprinting)未影响保护效果,H1N1/H3N2与H3N2/H1N1预存免疫组均表现出相似的病毒抑制能力。
Immunity to the 2009 H1N1 virus reduces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through direct contact exposure
直接接触传播实验证实,H1N1pdm09预存免疫使雪貂感染率降低50%,且感染动物仅短暂排毒(1天),无临床症状。相比之下,H3N2预存免疫组虽全部感染,但死亡率降至50%,而 naïve 组接触者100%死亡。
讨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系统证实2009年H1N1pdm09预存免疫对clade 2.3.4.4b H5N1病毒具有显著交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通过多重机制实现:1)针对HA保守茎部区的非中和抗体可能限制病毒侵入;2)高效NA抑制抗体干扰病毒释放;3)黏膜免疫可能协同发挥作用。研究结果合理解释了当前H5N1人感染病例多呈轻症的现象——全球约60%人群曾暴露于H1N1pdm09,其诱导的交叉免疫构成重要保护屏障。
这项研究为流感大流行风险评估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虽然H5N1病毒已获得哺乳动物传播能力,但人群预存免疫可能显著减缓其传播速度并降低致病性。未来疫苗设计应重点关注保守NA抗原表位,这对开发广谱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