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血压患者双药联合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培哚普利-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的等效性验证

时间:2025年7月26日
来源:Nature Medicine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南亚人群高血压治疗缺乏循证指南的现状,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三种双药联合方案(SPCs)的疗效。结果显示三种方案均能显著降低24小时动态收缩压(-14/8 mmHg)和诊室血压(-30/14 mmHg),控制率达70%,且安全性相当。该研究为印度3亿高血压患者提供了重要治疗选择依据,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

广告
   X   

高血压影响着全球13亿成年人,每年导致1090万死亡,其中印度就有约3亿患者。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印度城乡血压控制率分别仅为11-20%和7-11%,远低于国际标准。更棘手的是,现有高血压治疗指南主要基于欧美人群数据,而不同种族对降压药物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例如CREOLE试验就发现,非洲黑人患者对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用的反应优于其他组合。这种种族差异使得印度等南亚国家亟需本土化的治疗方案证据。

为填补这一空白,印度慢性疾病控制中心(Centre for Chronic Disease Control)与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等32家医疗机构联合开展了TOPSPIN试验。这项开创性研究比较了三种常用双药组合在印度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中心、单盲、随机三臂试验设计,主要技术方法包括:1)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Omron HEM-7201);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TM-2440设备,每30分钟记录);3)单药复方制剂(SPCs)的阶梯式剂量调整;4)多变量线性回归和混合效应模型统计分析。研究纳入1981例30-79岁患者,基线血压150-179/未治疗或140-159/单药治疗,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三组。

研究结果方面,所有小标题下的发现都极具价值:

"研究参与者"部分显示,最终1637人完成6个月随访,三组基线特征均衡,平均年龄52岁,42%为女性,18.6%合并糖尿病,58.1%既往确诊高血压。

"治疗组合与动态血压"部分证实,三组24小时动态收缩压降幅相似(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14.5 mmHg,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组-13.3 mmHg,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组-13.9 mmHg),调整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除BMI分层存在临界显著性交互作用外,其他预设亚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状态等)均无差异。

"治疗组合与诊室血压"部分表明,6个月时诊室血压降幅达30/14 mmHg,三组间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2个月时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诊室舒张压降幅略优于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组(差异-1.25 mmHg)。

"实验室指标"部分发现,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幅显著优于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组(差异-5.69 mg/dL和-0.20%)。三组在血钾(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组15.2%低钾血症)、尿酸和eGFR等指标上存在预期差异。

"安全性结果"显示,仅2.6%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最常见为头晕(23例)、足部水肿(12例)和头痛(10例)。严重不良事件21例,均与研究药物无关。

这项研究得出几个重要结论:首先,三种双药组合在印度患者中降压效果相当,诊室血压控制率(<140/90 mmHg)达70%,优于全球多数报告。其次,所有方案耐受性良好,但代谢影响各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对血糖控制更有利,而含吲达帕胺方案需监测血钾。最后,该结果与非洲CREOLE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种族差异在降压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讨论部分强调,这是首个针对南亚人群的大规模高血压联合治疗比较研究,样本覆盖印度多地,兼具临床代表性和方法学严谨性。虽然17.4%患者缺失6个月动态血压数据,但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局限性包括未评估所有可能的双药组合(如含β受体阻滞剂方案),以及缺乏心血管终点数据。尽管如此,该成果仍为印度高血压指南提供了关键证据,支持将任何两种主流降压药(RAS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的组合作为等效选择。对于这个拥有全球最大高血压人群之一的国家而言,这项研究无疑将帮助数百万患者获得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