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国际前沿团队的研究揭示了伏隔核(NAc)多巴胺(DA)信号如何通过动态编码决策评估阶段的信心值、再评估阶段的过去/未来价值,最终调控"改变主意"行为。该研究采用小鼠经济觅食任务结合光遗传学操控,首次证实中脑边缘DA系统对自主决策的连续性调控存在个体差异特征。
在神经经济学决策领域,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的多巴胺(dopamine, DA)信号传导一直是关键的研究焦点。传统理论往往将决策过程简化为离散均质的事件,而最新研究发现这实际上是个包含持续评估(evaluation)与再评估(re-evaluation)的动态过程——不仅涉及结果预测,更整合了历史价值(past value)与未来价值(future value)的复杂计算。
通过精巧设计的小鼠经济觅食任务,研究者捕捉到NAc核心区DA动态的奥秘:在初始决策时,DA波动如同"信心计量表"般精准反映选择确信度;当面临重新评估时,这些神经化学信号又巧妙编织出"时间维度",同时表征既往经验与潜在收益。更有趣的是,光遗传学(optogenetics)精准操控实验揭示,那些DA信号天然擅长编码未来价值的小鼠,其决策灵活性会特异性受中脑边缘(mesolimbic)DA释放量的调控。
这项突破性发现颠覆了将DA单纯视为"奖励预测误差(RPE)信号"的传统认知,首次在神经化学层面描绘出个体差异如何塑造决策风格——某些大脑更擅长用DA信号"未雨绸缪",这种特质直接决定了它们改变主意(change-of-mind)的行为模式。这些发现为理解强迫症、成瘾等涉及决策环路异常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神经调控靶点。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