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T-ALL(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的BCL-2抑制剂Venetoclax耐药问题,揭示了mTORC1抑制剂Everolimus通过激活PERK-ATF4-BMF整合应激反应(ISR)通路,显著增强Venetoclax对T-ALL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人员采用PDX模型和RNAseq等技术,证实该联合疗法可选择性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而不影响正常T细胞,为克服临床耐药提供了新策略。
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始终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尽管风险适应性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仍有20%儿童和50%成人患者出现原发性耐药或复发。问题的关键在于,多数T-ALL细胞通过上调BCL-xL(B细胞淋巴瘤-extra large)逃逸BCL-2(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Venetoclax的杀伤,形成顽固的"生存堡垒"。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ova)和Veneto肿瘤研究所(Veneto Institute of Oncology IOV - IRCCS)的Loredana Urso和Vincenzo Ciminale团队发现,临床常用的mTORC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抑制剂Everolimus竟能成为攻破这一堡垒的"特洛伊木马"。他们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的研究揭示,Everolimus通过激活整合应激反应(ISR)通路,重新唤醒T-ALL细胞对Venetoclax的敏感性,为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人员采用多组学技术展开攻关:通过体外细胞系(TALL-1、Jurkat等)和PDX(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评估药物敏感性;利用RNA测序解析mTORC1抑制后的转录组变化;采用qRT-PCR和免疫印迹验证关键分子表达;借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F(Bcl-2修饰因子)亚细胞定位;最后通过NOD/SCID小鼠模型验证联合疗法的体内效果。
研究结果层层递进:
mTORC1抑制增强Venetoclax敏感性
实验显示,10μM Everolimus使Venetoclax的CC30(30%细胞毒浓度)降低10-100倍,在TALL-1和PDX13细胞中协同效应最强(Bliss评分>1)。
ISR通路的关键作用
RNAseq发现Everolimus特异性激活ATF4(激活转录因子4)调控网络。qRT-PCR显示DDIT3(编码CHOP蛋白)在敏感细胞中持续上调,其表达曲线与药效正相关。
BMF介导凋亡程序
敏感细胞中BMF mRNA升高8-12倍,蛋白向线粒体转位(共定位指数增加3.5倍)。siRNA沉默BMF使联合用药的细胞凋亡率下降67%,证实其关键地位。
体内验证治疗潜力
PDX13模型显示,联合用药使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占比从78%降至9%,且BIM mRNA上调4.3倍。ISR抑制剂ISRIB可完全阻断该效应,证实通路特异性。
这项研究创新性地串联起两条重要通路:mTORC1通过调控ISR影响BCL-2家族蛋白的"生死平衡"。临床转化价值在于,Everolimus作为已上市药物,与Venetoclax联用可快速进入临床验证,尤其对BCL-xL高表达的难治性T-ALL患者具有突破性意义。研究还提示ATF4-CHOP-BMF轴可作为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该发现不仅为T-ALL治疗开辟新途径,更为理解代谢应激与凋亡调控的交叉对话提供了范式。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