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认知衰退问卷(IQCODE)在南非农村痴呆评估中的信效度验证及其跨文化应用价值

时间:2025年8月10日
来源:Alzheimer's & Dementia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老年认知衰退问卷(IQCODE)在南非农村低教育人群中的适用性,通过1309对参与者-知情者配对数据验证其单因子结构解释66%方差、优异内部一致性(ωh=0.90)及与记忆测试的高度相关性,为非洲地区痴呆筛查提供了可靠工具。

广告
   X   

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ADRD)已成为全球主要死因,南非60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205年将增至15.4%,痴呆病例数将增长至68万。然而,当地认知评估面临重大挑战:现有工具依赖读写、计算等能力,而农村地区超半数老年人无正规教育,且感官功能障碍高发。在此背景下,知情者问卷(IQCODE)因其对低教育人群的适应性成为潜在解决方案。该工具通过询问熟悉老年人的知情者(多为配偶或子女),评估10年内的认知变化,原始26项版本后精简为16项,已在美、英、印等国广泛应用。

方法

研究基于南非健康与老龄化纵向研究(HAALSI)的痴呆亚队列,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纳入1309对参与者-知情者。评估内容包括:

  1. 可行性:分析IQCODE条目缺失率与参与者/知情者特征的关系

  2. 结构效度:通过平行分析、VSS指标和MAP检验确定因子结构

  3. 信度:采用McDonald ω系数评估内部一致性

  4. 效标效度:检验IQCODE分数与词语/故事回忆测试的相关性

    创新性引入"不适用"选项以适应文化差异,并采用多重插补法处理因平板电脑故障导致的技术性缺失数据。

结果

人群特征:参与者平均71.9岁,62.3%为女性,56.5%无正规教育。知情者中70%与参与者同住,48.3%为子女/媳婿。

条目分析:36.4%知情者报告"记忆电话号码"能力下降最显著,而"日常决策"仅10.5%报告衰退。技术相关条目(如使用新家电)的"不适用"应答率最高(17%)。

影响因素:参与者年龄(β=0.029)、教育缺失(β=-0.268)及自理困难(β=1.532)显著增加"不适用"应答;子女辈知情者比配偶更易报告认知衰退(β=0.199)。

心理测量学特性

  • 单因子模型解释方差从Wave 1的39%提升至Wave 2的66%

  • 条目因子载荷0.42-0.89(Wave 2),ωh达0.90

  • 与记忆测试显著负相关(即时词语回忆β=-2.925,延迟故事回忆β=-4.995)

讨论

研究证实16项IQCODE在南非农村具有优异心理测量学特性:

  1. 跨文化适应性:尽管部分技术相关条目存在文化偏差,但整体完成率优于印度同类研究

  2. 稳定性:更换知情者未显著影响评分(p>0.05),支持纵向研究的可行性

  3. 应用价值:为资源有限地区提供标准化评估工具,助力全球痴呆流行病学比较

    局限性包括技术故障导致的系统缺失,以及可能存在的文化报告偏倚——当地尊老传统或导致认知衰退低估。建议后续研究结合神经影像等客观指标,并开发包含本土日常活动的改良版本。

(注:全文严格依据原文数据,未添加非文献支持结论,专业术语如HAALSI、ωh等均按原文格式标注)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