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揭示了慢性应激(CS)与西式饮食(WD)对雄性小鼠心脏功能、代谢状态及行为模式的独立与协同效应。通过整合心脏Langendorff灌流、蛋白质组学及多系统AL(Allostatic Load)评估,发现WD诱发前糖尿病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快感缺失(anhedonia),而CS导致体重减轻、焦虑样行为及心脏自律性增强、收缩/舒张功能受损。关键发现包括:(1)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先天免疫通路是应激与饮食交互作用的核心靶点;(2)仅当WD与CS共存时心血管AL显著增加;(3)缺血预适应(PC)保护效应在应激心脏中被抑制。该研究为心血管-情感共病(CAM multimorbidity)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心血管、代谢与情感障碍(CAM)共病现象日益普遍,约70%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2种共病症。研究采用C57Bl/6雄性小鼠模型(n=64),通过17周西式饮食(32%脂肪热量)联合2周慢性束缚应激,系统评估了环境压力源对多系统功能的交互影响。
WD组呈现典型前糖尿病表型:体重增加21%、空腹胰岛素升高2.3倍、HOMA-IR指数倍增,伴随瘦素(leptin)水平上升215%。值得注意的是,CS使体重回调4g(p<0.01),并显著降低瘦素水平(WD+CS组较WD组下降38%)。这种"代谢悖论"提示应激对能量平衡的复杂调控,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活相关。
离体心脏灌流显示WD特异性损害缺血再灌注(I-R)耐受性(LDH漏出增加27%),而CS独立导致:
心率增加15%(420→483 bpm)
收缩压峰值降低18%
舒张功能指标-dP/dt下降22%
蛋白质组学揭示线粒体复合物I/III/IV活性抑制是功能受损的关键机制(p<0.05)。
缺血预适应(PC)在对照组可减少I-R后舒张末压(EDP)41%,但该效应在CS心脏中完全消失(p=0.013)。WD+CS组呈现独特变化:肌节蛋白(α-actinin-2)表达改变与整合素信号通路异常,提示饮食-应激交互作用特异性地影响细胞骨架重塑。
采用z-score法构建的AL指数显示:
行为AL:WD与CS产生叠加效应(WD+CS=241%单因素组)
心血管AL:仅WD+CS组显著升高(+58%,p<0.01)
全身AL:WD主导(贡献度47%),CS影响被代谢改善部分抵消
IPA通路分析突出三大核心网络:
能量危机:PPARγ/RXR激活抑制导致脂肪酸β氧化受损
防御衰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家族蛋白下调40-60%
炎症失衡:TNF-α在CS心脏中升高3.2倍(p<0.001)
研究发现:
WD与CS通过不同途径分别诱发快感缺失(anhedonia)与焦虑(anxiogenesis)
心脏对复合应激的敏感性高于其他系统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与PC效能呈正相关(r=0.72)
该工作为理解环境压力源如何通过"能量-防御"失衡导致器官特异性脆弱性提供了新视角,提示针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干预可能改善应激相关共病症。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