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通过调控BMAL1-REV-ERBα-IL-17轴及眼表菌群稳态改善昼夜节律紊乱相关干眼

时间:2025年9月13日
来源: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编辑推荐:

来自多机构的研究团队针对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与干眼病(DED)的关联机制展开研究。通过建立慢性时差小鼠模型,发现褪黑素可通过激活BMAL1-REV-ERBα通路抑制IL-17炎症轴,同时调节眼表微生物群(如抑制厚壁菌门过度增殖),显著改善角膜上皮完整性及炎症状态。该研究为生活方式相关干眼提供了多靶点治疗策略。

广告
   X   

研究表明,现代生活方式与干眼病(DED)发病存在密切关联,其中昼夜节律紊乱作为潜在致病因素尚未明确。通过建立慢性时差小鼠模型,发现节律紊乱导致结膜时钟基因(如BMAL1和REV-ERBα)失调,并显著上调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7的表达。转录组分析显示结膜组织中IL-17介导的炎症通路被强烈激活。中和IL-17可有效减轻眼表炎症、改善角膜上皮完整性并减少细胞凋亡。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REV-ERBα激动剂可抑制IL-17转录,而BMAL1缺失则通过下调REV-ERBα加剧IL-17驱动的炎症反应。此外,节律紊乱引发眼表微生物群失调,表现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过度增殖。褪黑素治疗通过激活BMAL1-REV-ERBα通路抑制IL-17表达,同时恢复眼表微生物群平衡。该研究揭示了昼夜节律紊乱通过BMAL1-REV-ERBα-IL-17信号轴诱发眼表炎症及菌群失调的机制,并证实褪黑素可通过双向调控节律-免疫串扰和微生物稳态,成为治疗生活方式相关干眼的多功能药物。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