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地球上,各国之间在人口、资源和财富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也导致了健康权利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由于资金和资源匮乏,医疗保障面临重重困难。先天性心脏病(CHD)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全球每年约有 135 万患病儿童,其中大部分出生在 LMICs。然而,CHD 的治疗需要完善的医院基础设施、专业的人力、先进的设备以及充足的手术耗材和药物,这些对于多数 LMICs 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使得全球 CHD 治疗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为了探索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来自印度的研究人员对 LMICs 中 CHD 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研究,尤其是聚焦于印度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dian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上。
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印度 CHD 治疗历史梳理、现状调查等方法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印度不同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数量、资金来源等,还对印度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印度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历史发展
印度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起步于 20 世纪中叶。1949 年,B.R. Billimoria 在孟买的 Masina 医院完成了动脉导管未闭的闭合手术,这可能是印度首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此后,众多先驱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手术,如 1951 年 Reeve H. Betts 进行的 Potts 分流术治疗法洛四联症(TOF) 、1953 年的肺动脉瓣切开术等。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印度仅有少数机构具备开展婴儿心脏手术的能力,且新生儿心脏手术多为姑息性手术。但在过去三十年里,印度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冠状动脉手术的兴起,私立医院参与其中,儿科心脏病学专业培训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和信息传播等因素的推动,如今印度多数大城市和部分城镇都能开展新生儿和婴儿心脏手术,专门的儿科心脏中心数量也不断增加。
印度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现状
- 疾病负担:由于缺乏准确数据,印度每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估算差异较大。按照国际公认的发病率,每年约有 19 - 24 万儿童患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约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患儿在婴儿期需要进行干预治疗才能存活。未经治疗存活至儿童期的患者会增加青少年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人数,预计这一群体约有 200 - 300 万人。城市地区因医院分娩率高,新生儿筛查更易发现危重先天性心脏病;而农村地区由于院外分娩比例高和围产期护理设施不完善,患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死亡率较高。
- 资金来源:对于多数印度家庭而言,为孩子支付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是一大难题。在缺乏国家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资助政策的情况下,家长们只能依靠个人积蓄、寻求其他经济支持途径或依赖政府和企业提供的有限福利。私立医院手术费用高昂,部分私立医院虽通过企业社会责任(CSR)计划提供补贴,但仍有许多家庭难以承受。公立医院虽手术和住院免费,但患者需自行承担耗材和药物费用。少数慈善机构会提供完全免费的手术。研究表明,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中,患者自付费用分别占手术费用的 35% 和 25% 。
- 手术可及性:由于缺乏全国性数据库,印度每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准确数量难以确定,估计在 4 - 5 万例左右,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目前,约有 200 名心脏外科医生主要从事或大量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在私立或企业医院进行,这些医院的手术效果可与国际标准媲美,但费用高昂。公立医院因预算限制、人员配置不当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方面滞后,儿科心脏手术项目发展受限,导致许多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不过,像 Sri Sathya Sai Sanjeevani 连锁儿童医院等慈善机构提供免费手术,为部分患者带来了希望。
- 培训与认证:印度心血管外科医生的基础培训是在大学医学院进行的 3 年制学位课程,完成后可获得 M.Ch.(Magistre Chirurgie)学位;还有一种针对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 6 年制联合课程 Dip. NB(Diplomate of the National Board) 。完成这些课程的外科医生具备基本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能力。多数想成为专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的人会在大型儿科心脏中心接受进一步的专业培训。目前,印度国内已有许多高手术量的儿科心脏中心可提供充足培训,出国接受专业培训的需求减少。此外,印度还为邻国和非洲部分地区培养儿科心脏专科人才。同时,印度在儿科心脏病学、儿科心脏麻醉和儿科心脏重症监护等领域也有相应的培训课程,但部分领域仍有待完善,如目前尚无儿科心脏麻醉和儿科心脏重症监护的正式学位,不过相关机构已在积极推进相关培训项目的发展。
- 创新与研究:近年来,印度在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出版物数量稳步增长。研究内容涵盖风湿性瓣膜病的管理、晚发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以及手术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创新等方面。印度在全球先天性心脏病研究产出中占比 3.04%,位列世界第 10。在研究类型分布上,法洛四联症的研究占比最高(34.31%) 。部分学者在该领域成果丰硕,如 B. Airan、A. Saxena 和 S. Talwar 等发表了大量论文。《Annals of Pediatric Cardiology》作为印度儿科心脏学会的官方出版物,展示了印度及该地区的众多研究成果。
研究结论与讨论
印度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手术技术的发展、研究成果的增加以及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治疗资源分布不均、资金不足、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等问题。然而,印度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面的经验对于其他 LMICs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医疗政策的推进以及医疗技术的创新,如普及全民医保、增加医学院校和专业培训名额、推动医疗设备国产化、应用新兴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未来印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水平,为 LMICs 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提供更多的成功范例,引领全球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发展方向,帮助更多患儿重获健康,减少全球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不平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