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场改变导致染色体畸变

时间:2002年9月11日
来源:

编辑推荐:

广告
   X   

[AD340X300]经过多年研究分析,俄罗斯科学院医学基因研究中心地磁、电离层和无线电波扩散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提出,地磁场的变化可导致人体淋巴染色体的畸变,使畸变的频率提高两倍。该项科研课题获得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的资助。
   
    科研人员首先分析了他们30多年来收集的二组实验数据。第一组数据来自那些生活工作在无害物质环境中,环保条件好的人员,第二组数据来自那些经常同有害物质打交道,环保条件差的职业人员。遗传学认为,细胞中染色体会自发畸变,但畸变的频率更为重要。
   
    研究表明,第二组人员中染色体畸变的频率高于第一组人员,变化的周期在四年半左右。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了太阳活动和地磁场变化对染色体畸变频率的影响。在分析了俄罗斯特罗伊茨克天文馆地磁场变化的数据,并同上述结果比较后发现,地磁场变化的周期为9年,畸变最大的周期发生在磁场增大或减少的阶段,地磁场的变化使染色体自发畸变的频率提高了近两倍。当地磁场处于最大或最小的周期时,即当磁场比较稳定的时候,染色体发生畸变的频率很低。由此科研人员得出结论,磁场变化的速度而不是磁场的绝对量影响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和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的交换,在一定范围内,地磁场的变化甚至影响 DNA的合成。
   
    有关专家指出,俄科研人员的成果有助于人们认识染色体发生畸变的因素。
   
    摘自:科技日报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