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了您的健康,请您不要与野生动物接触。”4月8日,北京西三环边上的紫竹院鸽子场,五六十只鸽子集聚觅食,但来来往往的路人鲜有驻足喂食者,旁边也多了一块公告牌。
中国科技网北京4月9日电 “为了您的健康,请您不要与野生动物接触。”4月8日,北京西三环边上的紫竹院鸽子场,五六十只鸽子集聚觅食,但来来往往的路人鲜有驻足喂食者,旁边也多了一块公告牌。
自H7N9禽流感暴发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启动防控应急预案,活禽成为最主要的监控对象。4月3日起,贵州开始在农贸市场等高污染场所采集活禽环境标本;4月6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暂停活禽交易。而笔者走访北京市内的部分菜市场和花鸟市场发现,鸡鸭鸟类市场普遍遇冷,但各个市场应对措施不一。
菜市场:“一礼拜卖出两只鸡”
“这礼拜就卖出去两只,都怕传染。”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菜市场常年贩卖鸡鸭的摊主梁师傅告诉笔者,往年清明节前后因为祭祀、聚会,鸡鸭比较热卖,而近期因禽流感生意明显惨淡。但价格并没有太大变化,“鸡还是8块钱一斤,降了也没用”。
据他介绍,最近市场的监管比较严格,进货渠道、检疫情况等都得登记备案。不过,很多摊主手里都有囤货,考虑到疫情的影响,都不愿意再进。
在玉泉东菜市场,鸡鸭同样无人问津,很多摊主反映交易持续走低,但猪肉影响不大。此外,鸡蛋价格较上周略有反弹,从上周的一斤4元涨回了4.3—4.5元,不过销量有所下降。
“以前平均一天能卖200多斤,现在大概也就120(斤)左右。”摊主甄师傅抱怨说,现在散卖的量下降不多,但单位定制的鸡蛋量明显减少。他供货的幼儿园、机关单位等食堂上周都退订了,这周还不确定要不要。而且,其中几家幼儿园的餐桌上,与鸡鸭鹅等有关的菜谱全被取消了。
在随机采访的30位居民中,20位对于“近期会吃鸡鸭肉吗?”这个问题表示绝对不会,5位表示不一定,2位不知道疫情,3位认为无所谓。
“就这几天不吃也没事,健康第一位。”在市场上踌躇了半天的一位大妈说,平时喜欢给孩子们做鸡肉,但考虑到禽流感的危险性,“(近期)不会买,还是担心,等政府通知安全了再吃”。
花鸟市场:有的还在卖,有的已禁售
禽流感来袭,影响最大的当属花鸟市场。目前正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野生禽鸟疫源疫病的监测是关键所在,但笔者走访发现,由于北京尚未出台统一的执行方案,各花鸟市场在应对上各行其是。
H7N9的传染源主要是禽类以及它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所以,与禽类接触多的工作人员都属于高危人群。但在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花鸟市场,售鸟的个体户们至今没有采取任何防备措施。“没那么严重,都是媒体炒起来的!”坐在商铺门口闲来无事的“老七”抱怨,最近生意很差,4月份以来一只鸟都没卖出去,市场里鸟禽区的客流量也少了很多。
他的摊位上有一只死鸟,当笔者询问会不会进行特殊处理时,他的回答是“找个地埋了就行”。至于粪便,“跟以前一样,装袋子扔垃圾桶!”
该市场管理员刘金泉介绍说,现在八宝山社区卫生站每周都会对售鸟个体户进行2次例行的健康检查,如有无发热咳嗽症状等,但对于粪便、鸟尸等并没有任何特殊处理方式。“还没那么严重,这是首都,政府一定会防控好的,再说之前几次禽流感了,我们也有(应对)经验了。何况今年天气凉,南方过来的的鸟现在还不多。”他说。
他表示,会随时关注疫情变化,若有需要再对场区进行消毒处理,统一回收粪便。但与之相反的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十里河花鸟市场已经在4月7日发布紧急通知,迅速关闭了所有鸟禽区的交易。摊主们说现在鸟只能在家里放着,经济损失很大,“这个时候是金青这类家养鸟最佳的繁殖期,销量最好,错过这个时间,一些鸟就很难卖出去了。”一位姓易的摊主说。
而北京西城区的官园花鸟市场自4月7日起,不仅禁止鸟禽类交易,犬类、鼠类也在禁止范围内。官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先生告诉笔者,现在每天园内要进行两次彻底消毒,时时通过广播向个体户宣传防疫知识,对猫科、兔子等活禽的监管也更为严格,“过两天,我们还打算关闭兔子的交易。”他说,由于没有接到上级具体的执行标准,而H7N9的感染源和传播方式都未有定论,为了保障市场安全,不得不“早做打算。”但这个方案受到众多摊主的异议,“政府又没说禽流感跟犬类、鼠类有关系啊!”
笔者走访发现,应对禽流感,各花鸟市场的防护程度主要依赖于园区管理者,相关的执行方案也由他们制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应对也不一。唯一相同的是,几大市场目前都没有对鸟禽进行采样检查。(实习生 李天波 安路蒙)
《科技日报》(2013-04-10 一版)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