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百千万人才李孟森研究员团队发表关于甲胎蛋白(AFP)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诱导肝癌发生,以及AFP促进肝癌细胞转移的重要成果。
近日,国际著名肿瘤杂志Oncotarget(2013年SCI影响因子:6.627)在线发表题为“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induces expression of alpha-fetoprotein and activates PI3K/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liver cells”和Oncoscience发表题为“Alpha-fetoprotein activates AKT/mTOR signaling to promote CXCR4 expression and migration of hepatoma cells”的学术论文。这是百千万人才李孟森研究员团队关于甲胎蛋白(AFP)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诱导肝癌发生,以及AFP促进肝癌细胞转移的重要成果。
发表在Oncotarget上的学术论文以朱明月博士和郭峻莉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谢克平教授和李孟森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而Oncoscience的论文则是朱明月博士和郭峻莉研究员、夏华硕士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孟森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揭示了AFP新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预警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李孟森研究员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2年在《Cell Research》发表第一篇AFP生物学功能的学术论文、而后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篇封面论文发表AFP具有调控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新成果,《Cancer Letters》3篇论文也是发表AFP新功能的学术论文。
李孟森团队长期研究AFP的生物学功能。到目前为止,AFP还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肝癌发生时为何肝细胞内的AFP基因重新被激活而表达,表达后的AFP发挥怎样的作用,还是一个谜。由于肝癌发生和感染肝炎病毒密切相关,而乙型肝炎病毒没有直接诱导肝癌发生的生物学功能,其在繁殖过程表达的HBx则能激活生长信号和促癌基因的表达。
AFP是肝细胞恶性转化早期被激活的基因,其表达后可能对肝细胞恶性转化具有促进作用。基于这些设想,课题组深入研究HBx诱导AFP表达后对肝细胞生长信号的激活作用。
这两篇论文的重要发现是,HBx优先诱导AFP表达激活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途径从而促进癌基因的表达,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提出“AFP具有促进肝癌发生和转移”的学术观点。对利用AFP作为生物治疗肝癌的靶点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
生物通原文推荐
1、Zhu M, Guo J, Li W, Lu Y, Fu S, Xie X, Xia H, Dong X, Chen Y, Quan M, Zheng S, Xie K*, Li M*. 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induces expression of alpha-fetoprotein and activates PI3K/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liver cells. Oncotarget, 2015 Jan 21. [Epub ahead of print]
2、Zhu M, Guo J, Xia H, Li W, Lu Y, Dong X, Chen Y, Xie X, Fu S, Li M*. Alpha-fetoprotein activates AKT/mTOR signaling to promote CXCR4 expression and migration of hepatoma cells. Oncoscience, 2015; 2(1): 59-70.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