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新发糖尿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成果显著

时间:2025年3月16日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编辑推荐:

为探究 NAFLD 患者中 TyG 值与糖尿病发展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呈 U 型关联,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广告
   X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就像一颗 “健康炸弹”,威胁着全球众多人的身体健康。据预测,到 2045 年全球将有 6.29 亿人受糖尿病困扰。糖尿病的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个人健康,还让全球医疗费用不断攀升。而在肝脏疾病领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常见的慢性肝病,约 25% 的成年人受其影响。它会从简单的肝脂肪堆积发展为严重的肝脏疾病,甚至可能引发肝硬化和肝癌。不仅如此,NAFLD 还和胰岛素抵抗(IR)以及多种代谢紊乱紧密相关。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这个能反映葡萄糖和脂质代谢情况的指标,一直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表明,在不同人群中,TyG 水平与糖尿病的发展大多呈正相关。然而,在 NAFLD 患者中,TyG 水平与糖尿病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却不明确,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也不清楚。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这项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杂志上。


研究人员利用 NAGALA 数据库,对 2004 - 2015 年在村上纪念医院进行体检的人群数据进行分析。最初有 20944 人参与,经过一系列严格筛选,排除了患有乙肝或丙肝、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空腹血糖(FPG)≥6.1mmol/L 等不符合条件的人群,最终 2506 名正常血糖的日本 NAFLD 患者被纳入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首先,通过腹部超声对 NAFLD 进行诊断,由专业超声技师操作校准后的超声系统,胃肠病学家依据肝脏亮度、深部衰减、血管模糊程度和肝肾回声对比等标准评估超声图像,且评估过程不参考患者其他临床数据,以减少误差。其次,收集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特征、人体测量数据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协变量。最后,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如限制性立方样条(RCS)、Cox 比例风险模型、卡方检验等,来分析 TyG 水平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令人瞩目:


  1. 基线特征:2506 名参与者中男性占 81.09%,平均年龄 44.78±8.32 岁。随着 TyG 水平升高,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多项指标都显著变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则显著降低,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也从 TyG 三分位数 T1 组的 4.91% 上升到 T3 组的 12.56%。

  2. 单因素分析:FPG、腰围(WC)、HbA1c、甘油三酯(TG)等多个变量与糖尿病发病概率显著相关,HDL - c 除外。

  3. 多因素分析:在调整多个潜在混杂因素后,TyG 水平每增加 1 个单位,糖尿病发病概率增加 43%;在三分位数分析中,T3 组糖尿病风险显著高于 T2 组,T1 组与 T2 组无显著差异。

  4. 非线性分析:研究发现 TyG 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率呈非线性关系,拐点为 7.82(95% CI:7.72 - 8.00)。当 TyG 值≤7.82 时,每增加 1 个单位,糖尿病发病概率降低 93%;当 TyG 值 > 7.82 时,每增加 1 个单位,糖尿病发病概率增加 70%。

  5. 亚组分析: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状态等亚组中,TyG 与糖尿病的关系保持一致,但从不吸烟人群中二者关联更强,女性中这种关联也比男性更显著。

  6. 敏感性分析:缺失数据处理前后以及简化调整模型分析结果都表明,研究发现的 U 型关联和阈值效应可靠,除非存在未观察到的混杂因素且其风险比超过 2.79,否则结果稳健。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意义重大。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 NAFLD 患者中 TyG 指数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 U 型关联,拐点为 7.82。这一发现意味着对于 TyG 值高于 7.82 的人群,应警惕糖尿病风险,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或接受治疗;而对于 TyG 值较低的人群,虽然糖尿病风险看似降低,但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和代谢问题,避免过度节食。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仅依靠超声诊断 NAFLD,缺乏肝脏活检数据和 Fibroscan 数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可能导致患病率低估,且研究对象仅为日本成年人,研究结果在其他人群中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需要更多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完善对这一复杂关系的认识。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