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微观世界里,肠道微生物组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对宿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细菌能否成功黏附在肠道上皮,是它们在肠道中定植和建立生态位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人们对于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比如,有益菌和病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过程是怎样的?它们之间会如何相互影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为了揭开这些谜团,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Department of Biology,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收集野生秀丽隐杆线虫并建立克隆系,利用差异干涉对比显微镜(DI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观察细菌定植情况;其次,对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以确定细菌种类;此外,还进行了一系列功能实验,如测定细菌对宿主生殖适应性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等。
发现附着细菌
研究人员在野生秀丽隐杆线虫的肠道中发现了 7 种能附着于肠道上皮的细菌,将其分为 3 种不同表型。经 16S 测序和 FISH 探针鉴定,确定了 3 种不同的细菌物种或属,分别为 Candidatus Lumenectis limosiae(LUAb1)、Candidatus Enterosymbion pterelaium(LUAb2)和 Lelliottia jeotgali(LUAb3)。其中,LUAb1 和 LUAb2 是新发现的物种,且 LUAb1 和 LUAb2 无法在体外培养。
细菌对宿主的影响
通过对秀丽隐杆线虫 ERT413 菌株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感染 LUAb1 的线虫生殖寿命和总产卵量显著下降,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表明 LUAb1 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致病性;而 LUAb2 和 LUAb3 对宿主寿命和产卵量无显著影响,LUAb3 还能抑制某些野生秀丽隐杆线虫的致死生殖系(Mrt)表型,表现出共生菌的特征。
细菌的定植与增殖
利用脉冲追踪定植实验和 FISH 技术,研究人员发现 LUAb3 能在秀丽隐杆线虫肠道中迅速增殖,且在整个肠道内同时定植;而 LUAb1 则从肠道前端开始,向后端定向定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LUAb3 在与宿主糖萼接触处分裂较多,而 LUAb1 主要在肠腔内分裂。
细菌竞争对定植的影响
实验表明,预先用 LUAb3 定植的秀丽隐杆线虫,能显著减少 LUAb1 在肠道中的定植;但当两种细菌同时竞争时,彼此的定植能力不受明显影响。不过,无论哪种定植模式,同时接触两种细菌的线虫,其致病性影响都有所减轻。
研究结论表明,研究人员成功鉴定出 3 种能附着于秀丽隐杆线虫肠道上皮的细菌,它们对宿主的影响各不相同,且具有独特的定植和增殖模式。此外,细菌之间的竞争会影响它们在肠道中的定植,共生菌可能减轻病原菌的致病性,也可能在与病原菌共存时表现出潜在的毒性。这项研究为深入理解肠道微生物组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宿主 - 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同时,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研究模型,为研究肠道微生物组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系统,有助于未来对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