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气候变化和微塑料污染的双重影响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洋流、升高温度以及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加剧了微塑料污染。在水生环境中,变暖的温度和变化的洋流使微塑料(MPs)扩散到此前未受影响的区域,冰川融化也成为了微塑料的重要来源。在陆地环境中,干旱频率的增加影响了微塑料在土壤中的传输和分布,破坏了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飓风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将微塑料扩散到大气中,实现远距离传输,还污染了水源,威胁全球水安全,含微塑料的灌溉水也影响了作物安全。此外,气候变化加速了新兴污染物的释放和分布,这些污染物与微塑料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健康风险,加剧了生态系统压力。以往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迁移、毒性和健康风险上,缺乏从气候变化角度对微塑料污染的全面理解。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与微塑料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相关的人类健康风险,并提出综合策略,以实现更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研究方法
本综述基于对 Web of Science 上过去五年(2020 - 2025 年)发表的文献的全面分析,重点关注与气候变化和微塑料污染相关的研究。共引用了 60 篇文章,其中 10% 被选为特别感兴趣(∗)或极具兴趣(∗∗)的论文。这些文章是通过系统的关键词搜索策略检索到的,该策略旨在探索微塑料、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气候变化与微塑料迁移
各种气候事件对微塑料污染有多方面的影响。全球变暖、季节性降雨、极端天气事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着微塑料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浓度。研究采用了风险评估模型、模拟实验和长期监测等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微塑料污染的程度。
加剧食物和水源污染
气候变化和不断加剧的微塑料污染共同威胁着饮用水供应。在暴雨和洪水期间,环境中的微塑料会大量冲入河流和水库,增加饮用水源中的微塑料浓度。这种污染具有全球性,不同地区饮用水中的微塑料浓度存在差异。
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和微塑料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引发了人们对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综合风险的担忧。一方面,微塑料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关,尤其是在土壤环境中,会增加一氧化二氮(N2O)、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释放,从而加剧气候变化。因此,在环境风险评估中,必须考虑微塑料及其对气候的反馈效应。
结论
气候变化和微塑料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环境和健康风险,这凸显了先进管理策略的必要性。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洋流、全球升温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等多种途径,加剧了微塑料污染。这些变化扰乱了环境传输过程和生态系统,促使微塑料广泛扩散和积累。为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包含气候因素的风险评估框架,采取增强水处理、土壤管理、系统监测和毒理学评估等战略管理方法,以保护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