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菌的微观世界里,丝状真菌的菌丝生长就像一场神秘的旅程,吸引着众多科研人员的目光。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丝状真菌的菌丝生长主要依赖于顶端的第一个细胞,它就像队伍的 “排头兵”,独自承担着菌丝延伸的重任。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疑问逐渐浮现:难道亚顶端细胞在这场生长之旅中真的毫无作为吗?它们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niversity of Utrecht)的研究人员踏上了探索之旅,他们将研究聚焦于工业酶生产中常用的里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试图揭开亚顶端细胞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的神秘面纱。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为我们理解丝状真菌的生长机制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在此次研究中运用了多种技术方法。在菌株构建方面,通过对里氏木霉野生型菌株 QM6a 进行改造,获得了一系列带有荧光标记的菌株,用于观察细胞结构和物质运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活细胞内细胞器的运动和分布情况。同时,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精准地损伤特定的亚顶端细胞,以此来研究细胞受损后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具体的研究结果:
亚顶端细胞支持菌丝尖端生长 :研究人员运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对亚顶端细胞进行精准 “打击”,并细致测量菌丝尖端的生长情况。结果令人惊讶,当第二和第三个亚顶端细胞受到损伤时,菌丝生长几乎停滞,这表明它们对菌丝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第四到第六个亚顶端细胞受损时,虽然菌丝还能生长,但速度明显减慢,说明这些细胞能够加快菌丝的延伸速率1 2 。
细胞质流的奥秘 :借助标记早期内体(EEs)的荧光蛋白,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质流主要集中在顶端细胞以及第二、第三个亚顶端细胞中。这一现象暗示着推动菌丝尖端生长的力量,可能就源自这几个细胞所产生的细胞质流3 4 。
细胞骨架的桥梁作用 :研究表明,微管(MTs)和丝状肌动蛋白(F-actin)构成的细胞骨架,就像一座桥梁,跨越了不同的细胞间隔。这为细胞间的物质运输提供了通道,确保生长所需的物质能够顺利传递5 6 。
亚顶端细胞的物质运输 :通过对分泌小泡(SVs)和早期内体的观察,发现它们在亚顶端细胞和顶端细胞之间频繁穿梭,双向运输。这意味着亚顶端细胞能够为顶端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蛋白质、膜等重要物质7 8 。
亚顶端细胞的内吞与分泌 :一系列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亚顶端细胞存在内吞和分泌活动。内吞实验中,染料进入亚顶端细胞的液泡,同时观察到参与内吞的肌动蛋白斑;分泌实验里,标记的分泌相关蛋白显示出在亚顶端细胞的分泌过程9 10 。
关键酶的运输与作用 :1,3-β- 葡聚糖合酶(TrGcs1)是细胞壁合成的关键酶。研究发现,它由亚顶端细胞通过早期内体运输至菌丝顶端,参与细胞壁的合成,为菌丝的生长提供坚实的 “壁垒”11 12 。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里氏木霉的菌丝生长过程中,亚顶端细胞与顶端细胞紧密协作。顶端细胞和前两个亚顶端细胞共同构成了 “核心生长单元(CGU)”,它们对于菌丝生长不可或缺。而第四到第六个亚顶端细胞组成了 “支持性生长单元(SGU)”,为菌丝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认知,表明亚顶端细胞在菌丝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参与物质运输和代谢活动,还对细胞壁的合成贡献巨大。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丝状真菌的生长机制,对于工业酶生产中里氏木霉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优化生产工艺、提高酶产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