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某研究团队(作者单位未明确)的科学家们聚焦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难题,通过整合临床病理特征与miRNA(miR-21/146b/221/222)表达谱,发现miR-146b(p<0.001)和miR-221(p=0.009)在转移组显著高表达,且与原发灶-淋巴结表达谱高度一致。肿瘤>1cm时,miR-146b/221在癌组织、miR-222在转移淋巴结特异性高表达(p<0.05),而miR-146b上调与淋巴细胞浸润缺失相关(p=0.006)。该研究为PTC转移预警提供了新型分子标志物。
这项探索性研究揭示了微小RNA(mi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LNM)中的关键作用。科研团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比分析了47例淋巴结转移和46例非转移PTC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发现转移组中miR-146b(p<0.001)和miR-221(p=0.00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有趣的是,转移性淋巴结与原发灶的miRNA表达谱呈现高度相似性。
当肿瘤直径突破1cm临界值时,miR-146b和miR-22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0.036),而miR-222则在转移淋巴结中特异性富集(p=0.035)。更引人注目的是,缺乏肿瘤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的病例中,miR-146b表达显著上调(p=0.006),暗示其可能参与免疫微环境调控。
这些发现不仅为PTC转移机制提供了新见解,更提示miR-146b和miR-221可作为预测LNM的潜在分子标签。此外,肿瘤体积增大和瘤内纤维化程度增加,即使在非转移病例中也显示出与不良预后的关联,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了多维度的生物标志物体系。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