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姆巴拉拉地区老年HIV/AIDS患者心理咨询干预对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研究

时间:2025年7月29日
来源:BMC Psychology

编辑推荐:

为解决老年HIV感染者抑郁症状高发问题,乌干达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评估心理咨询对265名60岁以上HIV/AIDS患者抑郁症状(PHQ-9量表评估)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83.4%参与者认为心理咨询显著改善自我认知(33.6%)、疾病应对能力(34.4%)及药物依从性(11.2%),Logistic回归证实定期家访(AOR=2.54)和频繁咨询(AOR=1.24)可降低抑郁风险(p<0.05)。该研究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老年HIV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

广告
   X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老年HIV/AIDS患者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危机。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普及,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但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达30-50%,成为影响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乌干达作为HIV高负担国家,老年感染者同时承受疾病污名、社会孤立和多重用药压力,传统医疗体系却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

针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乌干达Bishop Stuart University公共卫生与生物医学科学系(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Bishop Stuart University)的Jordan Mutambi Amanyire团队联合Mbarar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机构,在姆巴拉拉市4所医疗中心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评估心理咨询对265名老年HIV患者抑郁症状(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量表)的干预效果,发现定期家访和持续性心理支持能显著缓解抑郁症状,该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期刊。

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结构化问卷和PHQ-9量表收集数据,关键方法包括:1)Yamane公式计算样本量(n=265);2)分层抽样覆盖政府与非政府医疗机构;3)内容效度指数(CVI=0.92)和Cronbach's α(>0.81)确保工具信效度;4)Logistic回归分析(Hosmer-Lemeshow检验p=0.2402)确定预测因子。

主要发现:

  1. 人口学特征:参与者平均年龄64.2±5.1岁,女性占56.6%,已婚者抑郁率7.55% vs 未婚者8.81%(p=0.716),就业状态无显著差异(p=0.382)。
  2. 咨询效果:83.4%患者认为心理咨询有效,34.4%改善疾病应对能力,33.6%提升自尊,11.2%增强ART依从性。
  3. 关键预测因子
    • 缺乏家访服务者抑郁风险增加2.54倍(95%CI 1.57-13.07, p=0.019)
    • 咨询频率低者抑郁风险升高1.24倍(95%CI 1.09-3.84, p=0.014)
  4. 模型解释力:最终Logistic回归模型伪R2=0.26,提示尚有74%变异由未测量因素(如CD4计数、社会经济地位)驱动。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证实,在资源有限地区实施的家访结合心理咨询能有效缓解老年HIV患者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通过Stress-Buffering Model(压力缓冲模型)实现——即社会支持通过增强应对能力减轻疾病相关心理应激。研究建议:1)将PHQ-9筛查纳入常规HIV护理;2)培训社区健康工作者开展家访;3)开发整合传统治疗师的文化适应方案。局限性包括横断面设计无法确立因果关系,以及未控制病毒载量等生物标志物影响。

这一成果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制定老年HIV心理健康干预政策提供了关键证据,尤其对实现UNAIDS 95-95-95目标中"改善生活质量"指标具有实践价值。未来需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干预措施的长期效益,并探索电话咨询等低成本扩展方案。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