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系统综述了热带淡水生态系统中抗生素耐药菌(ARB)和耐药基因(ARGs)的污染现状,揭示了废水排放、农业径流和医院污水等多重污染源导致的生态风险和公共卫生威胁,提出了基于One Health理念的防控策略,为全球抗生素耐药性(AMR)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在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热带淡水生态系统因其独特的温暖气候条件和密集的人类活动,正成为耐药基因传播的"热点区域"。随着未经处理的医疗废水、农业径流和城市污水持续排入水体,这些水域中抗生素耐药菌(ARB)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不仅威胁水生生物多样性,更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统水处理工艺对耐药菌的去除效率不足50%,导致耐药基因(ARGs)在环境中持续扩散,形成难以阻断的传播循环。
研究人员通过系统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首次全面揭示了热带淡水生态系统中ARB的分布特征和传播规律。研究发现,亚马逊河、东南亚红树林和非洲大湖等典型热带水域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肠杆菌(Enterobacter)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等耐药菌属占据主导地位,携带blaTEM、sul1和tetQ等关键耐药基因。温度升高显著加速了质粒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HGT),在30°C时基因转移速率比温带地区高1.02倍。
研究采用多组学联用技术:传统培养法分离优势菌株,qPCR定量检测16种常见ARGs,宏基因组测序解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结合生态毒理学实验评估生物效应。样本涵盖16条热带河流连续3年的动态监测数据,以及医院污水、养殖废水等典型污染源的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污染源特征:医院污水含有最高浓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NDM-1、blaKPC),而农业径流主要传播四环素(tet)和磺胺类(sul)耐药基因。
生态影响:ARB破坏氮循环关键菌群(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和亚硝化杆菌Nitrobacter),导致水体氨氮积累和藻类爆发。
健康风险:在娱乐水域中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游泳者感染风险增加2.3倍。
传播机制:整合子(IntI1)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转移是ARGs扩散的主要途径,生物膜环境使耐药菌存活时间延长5-7天。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建立了热带水域ARB污染的全链条防控理论:从分子水平阐明blaCTX-M等关键基因的传播机制,到生态系统尺度提出基于微生物群落的修复策略。特别强调One Health框架下跨部门协作的必要性,为制定《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行动计划》提供了热带地区的科学依据。研究建议优先监测三类"超级传播者":医院排水口的blaNDM阳性菌株、养殖区的mcr-1基因携带者,以及迁徙水禽传播的多重耐药表型。这些发现将重塑热带地区的水环境管理范式,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目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