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Biology》一种潜在的减肥方法——细菌控糖

时间:2022年12月6日
来源:Current Biology

编辑推荐:

根据加州理工学院对小鼠的最新研究,特定的肠道细菌可能会抑制暴食行为。

广告
   X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本来只想吃一块奥利奥饼干当零食,但后来你发现自己又吃了一块又一块。在你意识到之前,你已经吃光了整包食物,即使你一开始并不那么饿。但在你开始为自己的暴饮暴食感到内疚之前,考虑一下这一点:这可能并不完全是你的错。现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特定的肠道细菌可能会抑制暴食行为。奥利奥和其他甜点是所谓的“美味食物”的例子——食物是为了享乐而吃的,而不仅仅是出于饥饿或营养需求。人类并不是唯一享受这种享乐主义的人:老鼠也喜欢吃甜点。即使它们刚吃过东西,如果有可能,它们仍然会吃含糖零食。

加州理工学院的这项新研究表明,某些肠道细菌的缺失会导致小鼠暴饮暴食。

事实上,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小时内,被口服抗生素破坏了微生物群的小鼠比肠道细菌正常的小鼠多摄入了50%的糖球。当它们的微生物群通过粪便移植恢复后,小鼠恢复了正常的进食行为。

此外,该研究还揭示,并非肠道中所有的细菌都能抑制快乐进食,而是某些特定的细菌似乎能改变这种行为。暴饮暴食只适用于美味的食物;有或没有肠道菌群的小鼠仍然吃相同数量的日常饮食。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对行为有重要影响,而当菌群被操纵时,这些影响可以被调节。一篇描述该研究的论文于11月29日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研究生James Ousey和Sarkis Mazmanian教授领导了该研究。

Mazmanian说:“在小鼠模型中,肠道微生物群已被证明影响许多行为和疾病状态,从社交能力、压力到帕金森氏症。最近人们认识到,由动机驱动的进食行为受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这不仅与肥胖、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有关,也可能与过度使用酒精、尼古丁或带来快感的非法物质有关。”

为了研究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喂养行为,Ousey给一组小鼠服用了四周的抗生素,消灭了动物的肠道细菌。然后,他将它们的进食行为与具有健康肠道菌群的正常小鼠进行了比较。

但真正的区别在于小鼠吃了多少美味的食物,或甜点状的食物。当喂食高蔗糖颗粒时,抗生素治疗的小鼠在两小时内比健康的小鼠多吃了50%的颗粒,而且进食时间更长。

然后,Ousey的目标是确定小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来获得含糖零食。在另一组实验中,小鼠需要按下一个按钮来获得一个颗粒。接下来的每一个小球都需要小鼠按按钮越来越多次。在某种程度上,未经处理的小鼠会失去按按钮的兴趣,并离开。然而,口服抗生素的小鼠花费了更多的努力来获得越来越多的糖,反复按下按钮,就像拼命渴望零食一样。

重要的是,这种暴食行为实际上是可逆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粪便移植来恢复小鼠的微生物群,从而让小鼠恢复正常的进食行为。修复后的小鼠在有糖的情况下仍然摄入糖,但没有表现出同样的暴饮暴食行为。

肠道菌群包含数百种细菌,研究团队怀疑其中一些细菌在驱动暴食行为方面比其他细菌更有影响力。

Ousey解释说:“为了找出可能涉及的特定微生物,我给不同的小鼠组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抗生素。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细菌。我观察到的是,与对照组相比,服用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而不是新霉素或甲硝唑)的小鼠过量摄入这些高蔗糖颗粒。这表明,有一些微生物,或一些微生物的集合,对氨苄青霉素或万古霉素敏感,这是负责控制对高美味食物的正常反应。”

研究小组随后发现,来自S24-7家族(一种实验室小鼠特有的细菌)和乳杆菌属的细菌水平的增加与过度摄入的减少有关。当这些细菌被喂给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而不是其他细菌时,享乐性喂养被抑制了。

尽管这项研究只得出了关于小鼠菌群的结论,但它为理解我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被驱使过度摄入含糖零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Ousey说:“我认为这将是非常有趣的,看看服用口服抗生素的人是否会在他们的饮食模式和饮食选择上表现出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否与肠道菌群有关。我们知道,患有暴饮暴食和神经性厌食症等饮食障碍的人与未被诊断出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相比,他们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显然,也许饮食失调会影响微生物群因为他们吃的食物不同;也许这是双向的。但研究抗生素如何影响人类对美味食物的反应是绝对可行的。”

Mazmanian说:“我们不了解观察到的微生物群影响小鼠对美味食物的过度消费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我们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的未来研究将探索调节大脑奖励回路的肠道-大脑轴,并可能设计益生菌来干预饮食失调。”

参考文献:Gut microbiota suppress feeding induced by palatable foods” by James Ousey, Joseph C. Boktor and Sarkis K. Mazmanian, 29 November 2022, Current Biology.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