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老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比较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A(CsA)+阿伐曲泊帕(AVA)与CsA+AVA两种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CsA+AVA方案在疗效上与ATG+CsA+AVA相当(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 73.2% vs 65.9%),且安全性更优(不良事件发生率35.7% vs 64.3%)。这一结果为老年SAA患者提供了无需住院的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其中重型(SAA)和极重型(VSAA)患者面临极高的死亡风险。传统治疗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虽有效,但存在费用高、需住院治疗和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尤其对老年患者挑战更大。近年来,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如阿伐曲泊帕(AVA)的出现为治疗带来新希望,但其在老年SAA患者中的最佳应用方案尚未明确。
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直接比较ATG+CsA+AVA与CsA+AVA在老年SAA患者中的疗效。这项发表在《Blood Cancer Journal》的研究纳入了84例60岁以上患者,中位随访13个月,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在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R)上无显著差异,但CsA+AV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35.7% vs 64.3%),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多中心协作和前瞻性随访设计,主要评估6个月ORR和CRR。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NH克隆,基因测序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突变,并采用CTCAE 5.0标准评估安全性。
基线特征
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和基线血细胞计数等方面均衡可比。值得注意的是,31%患者存在髓系基因突变,提示老年SAA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
患者反应
关键发现显示:CsA+AVA组6个月ORR达73.2%,与ATG+CsA+AVA组的65.9%相当(P>0.05)。3个月ORR是6个月CRR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9),为早期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指标。
预测因素分析
基线血小板(PLT)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以及3个月ORR与6个月疗效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确认3个月ORR是CRR的独立预测指标,为临床监测提供了明确时间节点。
复发和克隆演变
中位随访13个月,总复发率为8.1%,两组无显著差异(P=0.667)。两例患者出现克隆演变,分别进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提示需要长期随访。
不良事件
ATG+CsA+AVA组感染(26.2%)和心脏毒性(16.7%)发生率显著高于CsA+AVA组(P<0.05)。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分别为26.2%和9.5%(P=0.047),凸显CsA+AVA的安全性优势。
这项研究确立了CsA+AVA作为老年SAA患者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其口服给药方式显著提高了治疗便利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避免了ATG相关的住院需求和感染风险,对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尤为重要。研究还首次证实AVA在初治SAA中的疗效,为TPO-RA的临床应用拓展了新的适应人群。
未来研究需延长随访时间以评估长期生存和克隆演变风险。此外,约30%患者存在髓系基因突变,提示需要探索分子标志物指导个体化治疗。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临床实践,也为老年血液病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