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脂肪酸激酶(Fak)清除宿主脂肪酸系统的结构和机制

时间:2022年9月6日
来源:sciencemag

编辑推荐:

抗菌素耐药性的出现和迅速传播,使得变异病原微生物可能会突破临床一种“最后的”抗生素替加环素。作者深入研究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的Fak系统,测定SsFakA与SsFakB2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链球菌清除宿主脂肪酸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定植和毒力传播机理、寻找潜在的靶点。

广告
   X   

摘要

葡萄球菌链球菌这两类主要的人类病原体,都配备了脂肪酸激酶(Fak)机制来清除宿主脂肪酸。Fak复合物包含一个ATP结合亚单位FakA,它与各种FakB亚型相互作用,并从细胞外脂肪酸合成酰基磷酸酯。然而,FakA如何识别其FakB伙伴,然后激活不同的脂肪酸还不清楚。在这里,作者统地描述了来自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猪链球菌的Fak系统;在2.6 Å分辨率下测定的SsFakA与SsFakB2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建立了Fak-PlsX(phosphate:ACP-transacylase,Fak-PlsX)体外系统以跟踪酰基磷酸酯中间体及其最终产物酰基ACP。利用结构导向突变,作者描述链球菌FakA与FakB伙伴合作清除宿主脂肪酸的机制,这些发现提供了对Fak激酶机制的全面描述,从而有助于从致命感染的链球菌中发现有吸引力的靶点.

简介

细菌II型脂肪酸合成(FAS-II)是抗生素研究的热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靶向FASII的潜在抗菌先导化合物库。然而,FAS-II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靶点的有效性仍然存在争议。这是因为某些革兰氏阳性病原体(例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清除宿主/环境脂肪酸来构建其膜磷脂,从而规避了脂肪酸(FA)从头合成的依赖性。有发现指在链球菌但不在葡萄球菌中,外源性脂肪酸的反馈可抑制乙酰辅酶A(CoA)羧化酶并关闭了FAsⅡ,这部分解释了这种争议的原因,并验证了细菌FAS-II作为针对部分革兰氏阳性病原体的可行药物靶点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外源性的脂肪酸在并入细菌膜磷脂之前被同化并被激活。迄今为止,在细菌中发现了三种不同的清除细胞外脂肪酸的机制:(i)外源脂肪酸通过FadL-porin进入后由酰基辅酶a合成酶FadD产生酰基辅酶a硫酯,(ii)通过酰基ACP合成酶(AAS)形成脂肪酰基-ACP(酰基载体蛋白)(iii)脂肪酸激酶(Fak)系统中酰基磷酸酯的转化。Fak途径是一个新发现的激酶系统,由FakA和FakB两个可解离的蛋白亚基组成。FakA是一个Fak结构域,将由FakB(脂肪酸结合蛋白)携带的外源脂肪酸进行磷酸化。常见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两个不同但相关的FakB:FakB1更喜欢饱和FA(C14:0到C17:0),FakB2倾向于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Δ9)。另一种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产生一个额外的FakB3亚单位,它能够利用富含宿主生态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C18:2,Δ9/11)。

Fak激酶系统的产物,脂肪酰磷酸酯(FA-P),转移到PlsY[甘油-3-磷酸(G3P)酰基转移酶]中,在G3P的1位开始膜磷脂合成。此外,FA-P可以通过PlsX(磷酸:酰基ACP转酰基酶)与ACP进行反酰化反应,得到酰基ACP中间体。除了进入FAS II循环外,生成的酰基ACP池可由PlsC固定,超长的酰基ACP可以被PlsX/Y系统用来构建膜磷脂。此前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的Fak系统的结构信息。

人兽共患的病原体猪链球菌是一种肺炎链球菌包括35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血清型2[链球菌病2(SS2)]与临床感染关系最密切。正如预测的那样,它还拥有一个Fak系统来激活不同的环境脂肪酸,其中包括三个FakB同源基因。作者在本文中报告了一个FakA结合到一个油酸连接的FakB2的二聚体的复杂结构,该结构揭示了FakA是一种嵌合体/融合蛋白,由三个不同的结构域(即FakA_N、FakA_M和FakA_C)组成,具有广泛的域间相互作用。此外,FakA和FakB之间的结合接口是功能性定义的。总之,这项研究促进了对人类链球菌病原体如何利用宿主脂肪酸的理解。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