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联合阿替利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期肝细胞癌:一项单臂II期试验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时间:2025年10月7日
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针对TACE单药治疗中期肝细胞癌(HCC)疗效欠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TACE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抗PD-L1抗体)与贝伐珠单抗(抗VEGF抗体)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方案客观缓解率(ORR)达47%(RECIST v1.1)和67%(mRECIST),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7.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33.0个月,安全性可控。该研究为中期HCC提供了极具前景的联合治疗策略。

广告
   X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尤其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地区(如中国)疾病负担沉重。尽管监测和影像诊断技术不断进步,约80%患者仍在中晚期确诊,错失根治性治疗机会。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定义的中期HCC具有高度异质性,占所有HCC病例的20%-30%。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二十多年来一直是该阶段的标准治疗,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高剂量化疗药物后栓塞血管,诱导细胞毒性和缺血性坏死。然而,TACE单药疗效有限,客观缓解率(ORR)仅约30%,三年生存率低至26%,且重复TACE会导致肝功能进行性恶化。这些局限性迫切需求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突破性进展重塑了HCC治疗格局。IMbrave150试验确立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抗PD-L1抗体)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抗VEGF抗体)作为不可切除HCC的一线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其双重机制包括:贝伐珠单抗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并促进血管正常化,改善药物输送并缓解缺氧;阿替利珠单抗通过阻断PD-L1介导的T细胞抑制重振抗肿瘤免疫。TACE诱导的肿瘤坏死可释放肿瘤相关抗原和促炎信号,激活免疫系统并与免疫治疗产生协同效应。EMERALD-1和LEAP-012等试验证实,TACE联合PD-L1/PD-1抑制剂及抗VEGF药物可显著提高放射学缓解率和PFS。
基于这一科学前提和新兴临床证据,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单臂、多中心II期试验,评估TACE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在中期HCC患者中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旨在解决该人群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克服TACE单药局限性,探索局部与全身治疗多模式整合的潜力。
本研究采用的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标准操作: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分支,灌注吡柔比星-碘油乳液后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系统性免疫联合治疗:静脉注射固定剂量阿替olizumab(1200 mg)和体重调整剂量bevacizumab(15 mg/kg),每21天周期给药;3)多中心患者队列来自中国六家三级医院,共纳入45例BCLC B期患者;4)影像学评估体系:采用增强CT/MRI每6周(±7天)随访,依据RECIST v1.1和mRECIST双标准由两名15年以上经验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5)安全性监测:根据NCI-CTCAE v5.0标准记录不良事件。
患者特征
2021年8月21日至2023年4月10日期间,45例符合资格标准的患者入组。中位年龄55岁(范围30-69),87%为男性,80%存在HBV感染,80%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为0。所有患者均为BCLC B期,29%符合up-to-seven标准,71%超出该标准。36%患者基线甲胎蛋白(AFP)>400 ng/mL,58%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蛋白(PIVKA-II)>400 mAU/mL。影像评估显示中位最大肿瘤直径5.0 cm(四分位距[IQR] 4.1-7.9),中位肿瘤直径总和10.0 cm(IQR 8.9-12.9)。51%患者有2个肝内肿瘤,49%有3-4个病灶。患者接受中位17周期(范围3-30)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和2次(范围1-4)TACE操作。
主要终点
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21/45),其中完全缓解(CR)7%(3/45)、部分缓解(PR)40%(18/45)、疾病稳定(SD)51%(23/45)、疾病进展(PD)2%(1/45)。疾病控制率(DCR)达87%(39/45)。中位至缓解时间(TTR)11.9周(IQR 10.1-19.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36.6周(IQR 14.9-46.9)。47%和29%患者分别维持临床获益至少3和6个月。
**
次要终点
截至2024年9月30日数据截点,中位随访26.7个月。中位PFS 17.9个月(95% CI 13.8-28.3),1年、2年、3年PFS率分别为73.3%、38.5%、23.7%。中位OS 33.0个月(95% CI 24.3-未达到),1年、2年、3年OS率分别为86.7%、64.9%、44.8%。按mRECIST标准评估,ORR提高至67%(CR 16%、PR 51%),DCR达91%。中位TTR缩短至4.9周(IQR 4.3-11.2),中位DOR延长至44.4周(IQR 33.5-66.0),67%和58%患者分别维持缓解至少3和6个月。
安全性
44例(98%)患者报告任何级别不良事件(AEs),20例(44%)发生3-4级AEs。22%患者因AEs永久终止治疗,无5级AEs发生。最常见1-2级AEs包括疲劳(47%)、恶心(40%)、发热(33%)、食欲下降(29%)、碱性磷酸酶升高(29%)和低钠血症(29%)。常见≥3级AEs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1%)、高血压(7%)、蛋白尿(7%)、肌酐升高(7%)、腹泻(4%)、胆红素升高(4%)和免疫相关性肝炎(4%)。
研究结论表明,TACE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在中期HC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RECIST v1.1标准ORR达47%,中位PFS 17.9个月,疗效数据优于或接近IMbrave150和EMERALD-1试验报道结果。治疗组合具有协同机制:TACE介导肿瘤坏死释放肿瘤相关抗原启动免疫应答;阿替利珠单抗通过阻断PD-L1增强抗肿瘤免疫;而TACE后缺氧环境刺激VEGF产生促进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贝伐珠单抗通过VEGF阻断抑制血管生成、正常化肿瘤血管并重编程免疫微环境。与LEAP-012试验中lenvatinib(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方案70%的3-4级AE发生率相比,贝伐珠单抗安全性特征更可控。
该研究局限性包括单臂设计无法得出确定性疗效结论、样本量较小以及HBV相关HCC患者为主可能限制结果外推性。未来需通过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结果,并探索TACE与系统治疗的最佳序贯时机(如系统治疗前启可能通过血管正常化增强TACE疗效,而TACE先执行可能增强肿瘤抗原释放和CD8+ T细胞浸润)。总体而言,该方案为中期HCC提供了可行、耐受良好的治疗选择,鼓励疗效和安全性在大型随机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论文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5年10卷328期),DOI: 10.1038/s41392-025-02427-0。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