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亲环素A通过CD146调控Th17细胞分化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关键作用及治疗意义

时间:2025年10月25日
来源:Molecular Therapy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不清、治疗靶点有限的临床难题,深入探讨了胞外亲环素A(eCypA)通过促进CD146二聚化激活STAT3通路驱动Th17细胞分化的新机制。研究发现抗CypA单抗治疗效果优于抗TNF-α疗法,为RA治疗提供了新的靶向策略。

广告
   X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扰着全球数百万患者。其特征是关节滑膜持续炎症,导致软骨和骨骼侵蚀,最终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尽管生物制剂如抗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相当比例患者治疗反应不佳或产生耐药性,这促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在RA复杂的免疫紊乱网络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 Th17)被认为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促炎因子,驱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然而,是什么因素启动了Th17细胞的分化程序?这一科学问题成为RA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胞外亲环素A(extracellular Cyclophilin A, eCypA)——一种在RA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蛋白质。临床观察发现,eCypA的高水平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提示eCypA可能不仅仅是炎症的副产品,而是 actively 参与疾病进程的关键分子。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他们首先在两种经典RA动物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和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antibody-induced arthritis, CAIA)模型中,测试了抗Cyp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的治疗效果。令人振奋的是,抗CypA mAb显著缓解了关节炎症状,其效果甚至优于临床常用的抗TNF-α mAb。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eCypA在RA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提示靶向eCypA可能成为RA治疗的新策略。
研究团队进一步采用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技术,在分子水平深入解析抗CypA mAb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该抗体主要通过抑制STAT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来阻断Th17细胞的分化。STAT3是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其活化状态直接决定Th17细胞的命运。
机制探索方面,研究揭示了eCypA通过与其细胞表面受体CD146(也称为MCAM)结合,促进CD146形成二聚体,从而激活下游STAT3信号通路,驱动初始CD4+ 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为了确证CD146在这一通路中的必要性,研究人员构建了CD4+ T细胞条件性CD146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特异性敲除CD4+ T细胞上的CD146,确实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并减轻关节炎症状。
主要技术方法
本研究综合利用临床样本分析、动物疾病模型(胶原诱导性和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单细胞RNA测序、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分子互作验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等)和细胞信号通路分析等方法。人类样本来源于RA患者队列,动物实验使用特定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抗CypA单克隆抗体有效缓解关节炎症状
通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和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两种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证实了抗CypA单克隆抗体治疗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和炎症细胞浸润。与临床常用抗TNF-α抗体相比,抗CypA抗体表现出更优的治疗效果,为开发新型RA治疗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抗CypA抗体抑制Th17细胞分化
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CD4+ T细胞的转录组特征。结果显示,抗CypA抗体治疗显著降低了Th17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别是STAT3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提示STAT3通路是eCypA促进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环节。
eCypA通过与CD146结合促进STAT3信号激活
机制研究表明,eCypA直接与CD4+ T细胞表面的CD146受体结合,诱导CD146形成二聚体,从而激活STAT3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证实,阻断eCypA与CD146的相互作用,或使用CD146中和抗体,均能有效抑制STAT3磷酸化和Th17细胞分化。
CD4+ T细胞特异性CD146敲除抑制Th17分化并缓解关节炎
为验证CD146在体内的功能,研究人员构建了CD4+ T细胞条件性CD146基因敲除小鼠。实验结果表明,在CD4+ T细胞中特异性敲除CD146,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并减轻CIA模型中的关节炎严重程度,进一步证实了CD146在eCypA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和RA发病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系统阐明了eCypA-CD146-STAT3轴在R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eCypA通过结合CD146受体,促进其 dimerization(二聚化),激活STAT3信号通路,进而驱动Th17细胞分化。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RA免疫病理机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靶向eCypA-CD146相互作用的治疗策略在RA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与现有抗TNF-α疗法相比,靶向eCypA-CD146轴可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直接干预Th17细胞分化的上游环节,有望为对现有治疗不敏感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此外,该研究发现的生物标志物eCypA和CD146,可能用于RA的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度监测。
这项由赵雨娜、焦鹏涛等研究人员完成的工作,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视角,提示干预蛋白质-受体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未来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随着针对eCypA-CD146轴的 therapeutic antibodies(治疗性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的进一步开发,RA患者有望迎来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