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DA受体中传导控制机制与神经类固醇结合的过程

时间:2025年11月1日
来源:Nature

编辑推荐:

离子通道电导率由膜外口袋介导的亚结构调控,NMDAR受体中24S-HC和EU1622-240分别通过结合GluN2B和GluN1a的独特膜外口袋,稳定完全开放或亚开放构象,使通道呈现全电导或亚电导状态。

广告
   X   

摘要

离子通道的活性反映了开放概率和单位电导的结合1。许多离子通道表现出亚电导状态,这些状态会调节信号强度23,然而控制电导水平的结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这里,我们发现电导水平是由异源四聚体神经通道GluN1a-2B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中形成孔道的跨膜螺旋的弯曲模式所控制的。我们的单粒子电子冷冻显微镜(cryo-EM)分析表明,一种内源性神经甾体以及合成的正变构调节剂24S-羟基胆固醇(24S-HC)可以与GluN2B亚基上的一个膜旁口袋结合,并稳定完全开放的通道构象,在这种构象下,GluN1a的M3螺旋和GluN2B的M3′螺旋会发生弯曲以扩大通道孔径。相比之下,EU1622-240则与GluN2B的同一膜旁口袋以及GluN1a上的另一个膜旁口袋结合,从而稳定亚开放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只有GluN2B的M3′螺旋发生弯曲。与通道开放程度的不同相对应,在24S-HC和EU1622-240的存在下,单通道记录主要显示全电导状态和亚电导状态。另一类神经甾体——孕烯醇酮硫酸盐也能与类似的GluN2B口袋结合,但需要两个分子同时作用,这揭示了神经甾体识别的多样性。我们的研究表明,膜旁口袋是调节NMDAR电导水平的关键结构枢纽。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