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汉人双相情感障碍新风险位点及机制,比较东亚与欧洲人群数据发现23个新显著位点,其中39个高置信度风险基因涉及脑表达调控和动物行为模型验证,为少数族裔精神疾病研究提供新方向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BD)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主要涵盖了具有欧洲(EUR)血统的个体,未能充分代表非EUR人群,从而限制了对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汉族中国人(5,164例病例和13,460例对照组)进行了BD的GWAS分析,并与来自PGC4 GWAS的独立东亚(EAS,4,479例病例和75,725例对照组)和欧洲(EUR,59,287例病例和781,022例对照组)队列进行了比较和整合分析。在东亚血统人群中的GWAS发现了两个具有全基因组显著风险性的位点,其中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类区域的变异。将东亚数据纳入跨血统的GWAS分析后,共发现了93个显著位点(其中23个为新发现的)。遗传性富集分析表明这些位点与多种神经元类型相关。多维度的GWAS后优先级排序确定了39个高置信度的风险基因:其中15个在BD患者的大脑中表达异常,12个基因可以调节与BD相关的行为,18个基因具有药物干预的潜力。这项工作有助于加深对BD生物学机制的理解,并为未来在代表性不足的人群中进行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