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传统身体成分评估方法的局限,研究人员开展 3D 卷积深度学习用于身体成分估算的研究。他们发现非线性高斯过程回归(GPR)比线性回归精度更高,3DAE 特征提取对男性预测有改善。这提升了 3DO 评估身体成分的临床效用。
广告
X
在健康医学领域,身体成分评估至关重要。总身体成分和区域身体成分与美国及全球诸多主要死因密切相关。例如,高内脏脂肪沉积会使代谢综合征风险加倍,还会增加癌症死亡率 。代谢综合征又与癌症、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紧密相连。此外,低瘦体重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死亡率。然而,传统的身体成分评估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像双能 X 线吸收法(DXA)虽能测量区域脂肪和瘦体重,但会让参与者暴露在有害的电离辐射下,不适合频繁重复测量,尤其对儿童和孕妇等高危人群。空气置换体积描记法(ADP)虽无辐射问题,但在测量区域成分方面存在局限。因此,急需一种准确、精确、低成本且无辐射的替代评估系统。3D 光学(3DO)成像技术应运而生,它能测量人体表面几何形状,成本低、无辐射、扫描速度快,扫描系统可自动操作,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不过,目前基于 3DO 扫描估算身体成分的研究多依赖线性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的简化线性假设可能导致对 3D 形状模型参数化以及形状参数与身体成分映射关系的错误预设。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保罗・G・艾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pj Digital Medicine》上,为身体成分评估带来了新的突破。
研究人员用到的主要关键技术方法包括:首先,构建了包含 CAESAR、Shape Up! Adults(SUA)、Shape Up! Kids(SUK)和 DFAUST 四个数据集的复合数据集,并将其标准化为统一拓扑结构。其次,基于 3D 图卷积神经网络,训练了深度 3D 自动编码器(3DAE)进行非线性降维和特征提取。最后,运用非线性高斯过程回归(GPR)在提取的特征和 DXA 测量值之间建立非线性映射,同时以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作为线性基线进行对比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