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揭示了无赖氨酸肿瘤抑制蛋白p14ARF通过N端SUMO2修饰抵抗泛素化降解的新机制。研究人员发现抑制NEDDylation(MLN4924)可上调SUMOylation通路组分表达,形成p14ARF依赖的正反馈循环,显著增强前列腺癌细胞对MLN4924的敏感性。该发现为靶向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肿瘤生物学领域,p14ARF作为重要的肿瘤抑制蛋白,其稳定性调控一直是研究热点。这个特殊的蛋白不仅完全缺乏赖氨酸残基,还通过多重机制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诱导。然而,其独特的无赖氨酸特性给科学家们带来了一个谜题:在缺乏经典SUMO化位点的情况下,这个蛋白是否也能发生SUMO化修饰?这种修饰又会产生怎样的生物学效应?与此同时,临床前抗癌药物MLN4924(Pevonedistat)作为NEDDylation抑制剂已显示出广阔前景,但其作用机制中p14ARF的确切角色尚不明确。
来自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发表的研究,首次证实p14ARF可通过N端氨基发生非经典SUMO化修饰。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无赖氨酸蛋白SUMO化的理论难题,更揭示了SUMOylation与泛素化在p14ARF稳定性调控中的"分子拔河"机制,为开发基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的新型抗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运用了多项关键技术:体外SUMO化/去SUMO化酶学实验验证修饰特异性;定点突变和截短体构建确定修饰位点;免疫共沉淀结合免疫印迹检测内源性SUMO化;siRNA基因沉默和药理学抑制(ML-792)研究功能关联;RNA测序分析转录组变化;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评估表型效应。
p14ARF蛋白在体外和细胞内被SUMO修饰
通过35S标记的体外翻译系统,研究发现p14ARF可被SUMO2修饰形成32kDa和50kDa的复合物,该修饰可被SENP1蛋白酶特异性逆转。在HEK-293和PC3细胞中,无论外源表达还是内源性p14ARF都能与SUMO2共价结合,且这种相互作用被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1消除。
p14ARF的N端区域对SUMO结合至关重要
采用氨基封闭试剂sulfo-NHS-acetate处理证明SUMO化需要游离N端氨基。N端乙酰转移酶Naa60的表达能完全阻断p14ARF-GFP的SUMO化。系列截短实验发现缺失1-35个氨基酸(而非1-30个)会完全丧失SUMO化能力,表明N端前35个氨基酸构成关键修饰域。
SUMO促进p14ARF蛋白稳定性
UBC9敲除或ML-792处理显著降低p14ARF蛋白水平但不影响mRNA表达。环己酰亚胺追踪实验显示SUMO化抑制使p14ARF半衰期缩短。相反,SUMO2过表达可提高p14ARF稳态水平,证实SUMO化具有稳定作用。
阻断泛素化或NEDDylation促进p14ARF SUMO化
泛素E1抑制剂TAK-243和NEDDylation抑制剂MLN4924均能增强p14ARF的SUMO2修饰。MLN4924处理还上调UBC9和SUMO2表达,形成正反馈循环。值得注意的是,MLN4924对SUMO化通路的激活严格依赖p14ARF的存在。
肿瘤抑制蛋白p14ARF参与MLN4924的细胞毒活性
p14ARF敲除使PC3细胞对MLN4924的敏感性降低,表现为增殖恢复、G2/M期阻滞减轻和凋亡减少。转录组分析显示p14ARF主要影响7.6%的MLN4924诱导基因和1.7%的抑制基因,其中p21的上调尤为显著。
这项研究首次阐明无赖氨酸蛋白可通过N端发生功能性SUMO化修饰的分子机制,突破了传统SUMO化必须依赖赖氨酸残基的认知局限。发现SUMO与泛素在p14ARF N端的竞争性修饰构成蛋白质稳定性的"分子开关",为理解翻译后修饰的交叉调控提供了新范式。临床前数据显示p14ARF状态可能影响MLN4924的治疗效果,这为个性化用药提供了潜在生物标志物。更重要的是,研究揭示了NEDDylation抑制通过p14ARF-SUMO轴激活全局SUMO化的新机制,为开发联合靶向NEDD8和SUMO通路的抗癌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