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肝移植(LTx)受者接种BNT162b2疫苗后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风险,通过丹麦全国性队列分析393例患者数据,首次系统评估了多剂次疫苗接种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及肝脏活检的关联。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前后ALT异常率无显著差异(7.7% vs 5.4%,p=0.23),自控病例系列分析证实相对发病比(IRR)为1.1(95%CI:0.9-1.3),且活检使用率保持稳定。该研究为免疫抑制人群的COVID-19疫苗接种安全性提供了高级别循证依据。
肝移植受者作为免疫抑制人群的特殊代表,其COVID-19重症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5倍。尽管疫苗接种能显著降低这类患者的病死率,但既往病例报告曾提示BNT162b2疫苗可能引发移植物排斥或肝酶异常,导致临床实践中对强化接种存在顾虑。更棘手的是,ALT作为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其异常波动常迫使医生进行侵入性肝脏活检——这种操作虽为诊断金标准,却伴随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在此背景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Rigshospitalet)的Jacob Siewertsen Bergmann团队开展了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其结果近期发表于《npj Vaccines》。
研究团队依托丹麦肝移植合并症研究(DACOLT)队列,纳入393例稳定期肝移植受者,通过国家疫苗注册系统(DDV)获取接种数据,结合丹麦病理数据库(DPDB)追踪活检记录。采用自控病例系列设计(SCCS)控制个体间变异,重点分析每剂疫苗接种后90天内的ALT变化(首剂后21天),并统计临床指征活检的发生率。
主要结果
ALT升高流行率:对比各剂次疫苗接种前后90天窗口期,ALT异常率始终无统计学差异。首/二剂后的异常率分别为5.4% vs 7.7%(Δ+2.3%,p=0.23),且≥2级异常事件仅占7.2%。
相对发病风险:在180例出现ALT升高的患者中,疫苗接种风险期与对照期的发病率比(IRR)为1.1(95%CI:0.9-1.3),未显示时间关联性。值得注意的是,70例≥2级ALT异常中,仅12例导致免疫方案调整,5例需住院。
肝脏活检数据:所有剂次疫苗接种后90天内,临床指征活检率均<1%,且术后病理均未提示疫苗相关肝损伤。
这项研究通过长达3年的随访,首次证实BNT162b2疫苗在肝移植受者中不会增加ALT异常风险或非必要活检需求。其创新价值体现在三方面:①采用SCCS设计有效控制个体基线差异,②覆盖多达7剂疫苗的长期观察,③整合国家注册系统确保数据完整性。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尤为突出——既消除了对强化接种安全性的顾虑,又避免了因短暂性ALT波动导致的过度医疗。作者特别强调,Omicron流行期接种后的SARS-CoV-2感染率虽升高(0.24 vs 0.14/人年),但未对结论产生干扰,进一步佐证了疫苗保护效益与安全性的平衡。这些发现为国际移植学会的疫苗接种指南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