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全球的研究人员针对一氧化二氮(N2O)减排难题,通过培养热带土壤微生物并结合生理实验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具有全新催化机制的第III分支乳酸酶型一氧化二氮还原酶(L-N2OR)。该酶虽与经典NosZ还原酶序列差异显著,但保留了关键三维结构特征,能高效催化N2O转化为氮气(N2)。研究拓展了微生物温室气体代谢的认知边界,为气候模型修正和生物减排技术开发提供新靶点。
这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一类前所未见的细菌蛋白家族——第III分支乳酸酶型一氧化二氮还原酶(L-N2OR)。作为强效温室气体,大气中一氧化二氮(N2O)浓度已达历史峰值,而现有减排手段远不能满足需求。传统认知中,微生物依赖典型第I/II分支NosZ还原酶将N2O转化为无害氮气(N2)。
研究团队另辟蹊径,通过热带土壤微生物培养组学结合多组学联用技术,发现这类序列独特但结构保守的新型催化剂。三维结构模拟显示,L-N2OR虽与经典NosZ同源性低于20%,却完美保留了铜离子结合位点等关键催化结构域。功能实验证实其具有显著N2O还原活性,且在Nitrospinota等未培养微生物类群中广泛存在。
该发现改写了微生物氮循环的理论框架:首先证实了第三种独立进化的N2O代谢通路,其次将Nitrospinota等"微生物暗物质"纳入全球氮循环关键参与者行列。这些突破不仅为气候模型提供新的生物参数,更开辟了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精准减排新赛道——例如改造土壤微生物群落或开发新型生物固氮工程菌。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