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篇突破性研究首次揭示SLC45A4作为神经元多胺(polyamine)转运体的分子功能,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其与人类慢性疼痛强度显著相关。研究结合冷冻电镜(cryo-EM)结构解析、代谢组学和小鼠模型,证实SLC45A4通过调节多胺稳态影响C-多觉型伤害感受器(C-MH)兴奋性,为疼痛治疗提供了全新干预靶点。
慢性疼痛的遗传密码:SLC45A4的发现之旅
Main
慢性疼痛困扰着全球20%成年人,是致残的首要原因。现有治疗因疗效有限和副作用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通过UK Biobank(UKB)和百万退伍军人计划(MVP)的GWAS分析,在132,552例欧洲裔样本中发现染色体8q24.13区域的SNP rs10625280与疼痛强度显著相关(P=3.37×10-8),该位点位于SLC45A4基因内。值得注意的是,错义变异rs3739238(p.Asn718Asp)同样达到基因组显著性(P=3.63×10-8),FinnGen数据库验证了这一关联。
SLC45A4的多胺转运之谜
通过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的代谢组-转录组关联分析,研究者意外发现SLC45A4表达与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正相关。热稳定性实验显示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可使蛋白构象显著改变(ΔTm>5°C)。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实SLC45A4是pH依赖(最适pH7.5-8.5)的多胺转运体,对腐胺(Put)、尸胺(Cad)、Spd和Spm均有亲和力,IC50分别为74μM、67μM、123μM和240μM。
冷冻电镜揭示独特自抑制机制
2.8Å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显示,SLC45A4具有典型的MFS超家族折叠特征,其胞内域形成独特的"插塞"结构(414-462aa)。该结构通过Lys450-Asp173/Tyr672和Arg453-Trp519/Glu63等相互作用锚定在转运腔内,模拟多胺结合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纳米圆盘重构结构发现膜局部变薄现象,提示多胺释放可能伴随膜结构重塑。功能实验证实酸性氨基酸梯(Asp169/Glu176)对转运活性至关重要,而GWAS相关位点Asn718位于胞质侧且突变不影响功能,暗示其可能通过表达调控发挥作用。
小鼠模型的表型图谱
通过CRISPR-Cas9构建的Slc45a4-/-小鼠出现短暂性"椒盐毛"表型,与黑色素细胞多胺代谢异常一致。代谢组学显示KO小鼠脊髓Spd降低40%(P=0.019),血清Spd升高35%(P=0.014),DRG中Put增加25%(P=0.014)。尽管感觉神经元亚群分布和表皮神经支配正常,行为学检测发现KO小鼠对48°C和50°C热板反应潜伏期延长20-30%(P<0.05),在温度梯度实验中偏好更高温度区域(P=0.027)。值得注意的是,福尔马林试验第一阶段伤害性行为减少50%(P=0.02),但机械痛觉保持完整。
神经环路的精准调控
电生理研究揭示KO小鼠IB4-伤害感受器(主要为肽能神经元)在阶跃电流刺激下放电减少60%(300pA时P=0.0006),而IB4+神经元正常。离体皮肤-神经标本进一步显示,C-多觉型伤害感受器(C-MH)对机械(P<0.0001)和热刺激(50°C时P=0.0002)的反应显著减弱,首次在系统水平证实多胺转运特异性调控多觉型伤害感受器的兴奋性。脊髓切片记录发现腹角GABA水平降低(P=0.04),可能解释KO小鼠转棒测试表现提升的运动耐力变化。
治疗前景与科学意义
该研究不仅填补了质膜多胺转运系统的认知空白,更建立了从基因变异到临床表型的完整证据链。SLC45A4结构的解析为设计特异性抑制剂提供了精确蓝图,其与TRPV1/ASICs等痛觉相关通道的调控网络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考虑到多胺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这一发现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治疗意义。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