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传统癌症预后系统(如TNM分期)的局限性,开发了名为PROPATH的跨癌种预后预测统一模型。该研究通过整合常规组织病理学图像(WSIs)与临床变量(年龄、性别、肿瘤分期),采用弱监督深度学习架构,在15种癌症类型、6670例患者的训练队列中验证后,进一步在17个外部队列(4441例患者)中证实其优越性。结果显示,PROPATH的C-index达0.731,显著优于现有模型(MCAT/MOTCAT/SurvPath),并能有效分层治疗组(放疗/药物治疗)和生物标志物亚组(如TP53/MSI状态)。该模型首次实现基于常规病理切片的多癌种普适性预后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可及性强的AI工具。
癌症预后评估长期依赖TNM分期系统,但其难以捕捉肿瘤异质性。尽管分子标志物(如MSI、HER2)能提升预测精度,其高昂成本与疾病特异性限制了临床应用。组织病理学作为诊断金标准,蕴含丰富的形态学信息,但传统人工分析难以量化这些特征。近年来,计算病理学通过AI解析全切片图像(WSIs)展现出潜力,但现有模型多为单癌种设计、依赖分子数据且缺乏外部验证。
为突破这些瓶颈,跨国团队开发了PROPATH模型。研究利用TCGA队列(15癌种/6670例患者)的7999张WSIs,结合年龄、性别、分期等常规临床变量,构建弱监督深度学习框架。关键技术包括:1)基于Virchow2基础模型的图像特征提取;2)注意力引导的多实例学习(AMIL)聚合关键区域;3)跨模态注意力Transformer融合病理与临床特征;4)癌症感知路由机制动态选择分类器。外部验证涵盖PLCO、CPTAC等17个队列(7374张WSIs),横跨三大洲8个机构。
模型架构优势
PROPATH通过分层设计解决WSIs超高分辨率难题:先分割图像为224×224像素区块,经Virchow2编码为2560维特征向量,再通过AMIL生成幻灯片级表征。
性能验证
在TCGA测试集中,PROPATH的C-index(0.731)较纯病理模型(PROPATH-H)和纯临床模型(PROPATH-C)分别提升5.3%和7.0%。外部验证中,PLCO队列C-index达0.727,且风险分层在9/17队列中呈现显著差异(log-rank p<0.05)。与MCAT等模型相比,PROPATH在10/17外部队列中显著领先(p<0.05),尤其在CPTAC队列相对提升达15.9%。
临床适用性
模型在早期(I-II期)和晚期(III-IV期)患者中均保持稳定性能,C-index分别达0.728和0.677。
生物学解释
注意力热图显示,高风险预测与低分化、核质比增高、坏死等形态特征强相关,而低风险组多呈现腺体结构完整和淋巴细胞浸润。
该研究首创了基于常规病理的跨癌种预后预测范式,其开源框架(GitHub可获取)为临床提供了不依赖分子检测的决策工具。尽管当前版本未纳入免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