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原料药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7月20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调整美元价格:一是自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二是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主要观点:
各子行业由于细分市场定位的不同,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各异;上市医药企业中由于海外业务、原材进口、外币资产项目等存在差异,对人民币升值反映不一;
在升值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进口药物成本降低对国内化学制剂药的冲击基本可以忽略;大部分化学制剂药企业由于原材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在国内,汇率波动对经营影响较小;
中成药企业中除去片仔癀出口比例(45%左右)较高,同仁堂和太极集团出口业务比例为7%和14%左右,其他企业产品基本在国内销售,基本不受汇率变动影响;
生物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健康等板块公司主要业务都在国内,受汇率影响较小;人民币升值虽然会医疗器械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由于主要上市公司基本没有出口业务,因此也不会受到影响;
化学原料药海外市场份额较大,主要靠成本领先的竞争模式,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较弱,价格转嫁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大宗原料药企业由于毛利率较低,价格谈判能力弱,汇率波动的冲击要大一些;对于一些特色原料药厂商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虽然出口比例较大,但是其产品毛利率高,依托技术降低成本空间也较大,长期看能够部分抵销升值的负面影响。而部分原料进口较多的企业,如新和成等,可以部分抵减升值的影响;
单纯升值2%对多数企业2005年业绩影响甚微,但若年内升值幅度达到5%,理论测算对出口型企业2006年业绩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沈彤 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总体上,由于医药行业一般没有举借大量外币负债而产生汇兑损失以及依赖进口原料或生产设备而引发成本变化风险,因而我们主要从外币收入引起销售收入的记帐价值变化来考察人民币升值对医药行业及上市公司的影响。
1.化学原料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出口比重较大,价格由国际供需决定,人民币升值降低其收入的记账价值。若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引起产品出口产品价格上扬,进而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出口的产品结构看,化学原料药约占医药产品贸易总额的一半,因而化学原料药子行业受的负面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大宗原料药(VC、青霉素盐等)和特色原料药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国外市场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产品竞争力下降,该类药品的生产企业会受到较大打击。
原料药上市公司海正药业的抗肿瘤原料药和他汀类原料药、华海药的业降血压、抗艾滋病、抗抑郁等原料药、华北制药的维生素C、抗生素等产品的原料来自国内,但产成品大都用于出口,因此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2.化学制剂药、生物药品和中药
化学制剂药和生物药品:国外新特药的进口价格将会下降,间接压缩了国内仿制药的盈利空间,国内企业产品的价格会略有降低,但总体影响不大。
中药行业:原材料的采购及成药的销售绝大部分以国内市场为主,汇率的变化对其基本没有影响。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将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消费品将取代投资品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药在我国有很好的消费基础,特别是那些资源有限、垄断性较强的中药品种,受进口商品的替代作用影响较小,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特点。
升值对医药个股影响不同
中金公司
在我国的医药行业中,出口型企业几乎全都是原料药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国内采购原料和生产,将制成品出口到海外市场。因此,对这些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形成了对企业经营上的负面影响。
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影响是非常不同的。我们知道,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还取决于公司产品的议价能力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产品议价能力越强,公司经营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越小;产品毛利率越高,盈利底线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也越小。
我们在此提醒投资者注意:由于一看到人民币升值,投资者很容易认为所有的在国内采购原料的出口型企业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对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形成负面预期;而实际情况是,在一个动态的经营环境中,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几乎不受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影响;即使未来汇率继续上浮,对这两个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对于医药行业,中金公司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的医药行业中,出口型企业几乎全都是原料药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国内采购原料和生产,将制成品出口到海外市场。因此,对这些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影响是非常不同的。据中金公司分析,我国的出口型原料药可以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其中大宗原料药的附加值低、产能充裕、议价能力差,同时毛利率水平较低(一般在10-20%之间),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较大;而特色原料药的附加值高、下游制剂企业更换经销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毛利率水平也比较高(一般在40-50%),人民币升值对这类企业的负面影响非常有限。上海证券研发中心的彭蕴亮认为,人民币升值2%对制剂药、生物制品和中药的影响不大。特别是中药,由于其原料采购及成药的销售绝大部分以国内市场为主,汇率的变化对其基本没有影响。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