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成功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出油率大于90%并可一步获得高品质玉米胚芽油的新工艺,该技术日前在长春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工艺技术在降低酸价、提高萃取率、改善油品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生物通综合:科学时报消息,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成功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出油率大于90%并可一步获得高品质玉米胚芽油的新工艺,该技术日前在长春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工艺技术在降低酸价、提高萃取率、改善油品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协作,于2006年开展了长春市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计划项目“超临界萃取制备玉米胚芽油新工艺”的研发。经过一年的艰苦拼搏、协力攻关,他们先后优化了萃取温度、压力、二氧化碳流速、萃取时间、玉米胚芽粒度和前处理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工艺参数,突破了在萃取的同时完成脱酸、脱臭、脱胶、脱色的精制过程等技术关键,成功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出油率大于90%、酸价低于0.5的超临界萃取一步获得精制玉米胚芽油的新工艺。
有关专家认为,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出油率高、萃取温度低、不破坏生物活性物质,并能有效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等特点,而且无需有机溶剂,无废弃物产生,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流程,可广泛应用于植物油的提取和精制。同时,该新工艺为玉米深加工提供了新的经济生长点,对将玉米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胚芽油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玉米胚芽油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过压榨精制而成的。它既去除了油脂中的有害物质,又保留了玉米胚芽所特有的营养与芳香。由于玉米不是油料作物,含油量少,而且主要在玉米胚芽中,而一颗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也只有那一小点的胚芽可以用来榨油(1瓶5公升的玉米胚芽油要用60—80万个优质玉米胚芽才能压榨得来),因此非常珍贵。
玉米胚芽含有84%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维生素E,营养价值很高。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份为油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脏血管病变,构筑细胞膜,维持皮肤及器官的生机,为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国际上80年代后期研究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生物通雪花)
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费用成本;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