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儿童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肥胖及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5年3月18日
来源: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聚焦儿童颅咽管瘤引发的下丘脑肥胖及综合征,探讨诊疗现状与挑战。

广告
   X   

儿童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肥胖及综合征研究进展

在儿童期发病的颅咽管瘤诊疗领域,一个棘手问题逐渐凸显 —— 患儿常于确诊后的 6 - 12 个月内出现体重迅速增加的情况,进而发展为病态的下丘脑肥胖(Hypothalamic Obesity)。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疾病本身以及治疗过程中对下丘脑造成的损伤。该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其机制与治疗策略意义重大。

研究方法

为全面梳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他们广泛检索了 MEDLINE/PubMed、Embase 和 Web of Science 等多个权威数据库,以 “颅咽管瘤”“下丘脑肥胖”“生活质量” 作为关键检索词,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筛选与分析,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下丘脑综合征的复杂表现

下丘脑肥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下丘脑综合征(Hypothalamic Syndrome)的一部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内部的下丘脑核(Hypothalamic Nuclei)是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的关键调节器。当下丘脑出现病变,下丘脑综合征便会随之而来,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症状。从内分泌系统来看,下丘脑 - 垂体轴(Hypothalamic - Pituitary Axes)的内分泌功能会出现缺陷,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例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异常,可能致使患儿生长迟缓、代谢紊乱。在生理节律方面,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被打乱。患儿可能出现睡眠颠倒、白天嗜睡、夜晚精神等情况,这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干扰身体正常的生物钟调节机制,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饥饿与饱足感以及口渴感觉的调节也受到影响。患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Hyperphagia),难以控制进食量,即使已经饱腹仍有强烈的进食欲望;同时,对口渴的感知也可能异常,影响水分摄入和体内水平衡。体温调节功能也会出现障碍,无法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和身体需求有效调节体温,导致体温过高或过低,影响身体健康。此外,下丘脑综合征还会引发神经认知、睡眠和心理社会行为问题。患儿可能在学习、记忆、注意力集中等方面出现困难,影响学业成绩;睡眠质量下降,多梦、易惊醒等;在心理上,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导致社交隔离,甚至辍学,无法正常参与日常生活。

长期影响与健康风险

下丘脑综合征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眼前的这些症状。长期随访发现,患儿面临着诸多健康风险。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表现为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出现,这些异常相互作用,进一步损害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心血管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肥胖和代谢紊乱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使患儿过早面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威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 - related Quality of Life)严重受损,身体的不适和心理问题使患儿在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学习等方面都受到极大限制,无法享受正常的童年生活。更为严峻的是,这些问题还可能导致过早死亡(Premature Mortality),缩短患儿的预期寿命。

治疗挑战与探索

下丘脑综合征的治疗困难重重,因其并非 “一刀切” 的疾病,不能采用统一的治疗模式。近年来,一种针对颅咽管瘤(CP)后下丘脑综合征的个性化、基于风险的治疗算法应运而生,为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算法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药物治疗方面,右旋苯丙胺(Dextro - amphetamines)等中枢兴奋剂(如莫达非尼 Modafinil、哌甲酯 Methylphenidate)展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尤其对于那些食欲亢进或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 Energy Expenditure)降低的儿童。这些药物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抑制食欲,从而帮助患儿减轻体重。然而,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GLP - 1R)激动剂在治疗获得性下丘脑肥胖方面的效果存在争议。部分研究报告显示其治疗成功,能有效减轻体重、改善代谢指标;但也有系列研究表明效果有限,这可能与个体差异、用药剂量、治疗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减肥手术(Bariatric Surgery)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对于下丘脑肥胖患者也不例外。通过手术干预,如胃旁路手术、胃束带手术等,可以改变胃肠道的解剖结构,限制食物摄入、减少营养吸收,从而实现体重的显著下降。但在未成年人中,不可逆的减肥手术存在诸多争议。从伦理角度看,未成年人身体仍在发育阶段,手术可能对其未来的生长发育产生未知影响;从法律层面讲,未成年人缺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手术决策需要谨慎权衡。

未来展望

面对儿童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肥胖及综合征这一复杂病症,当前的研究和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改善患儿的预后,下丘脑保护治疗策略(Hypothalamus - sparing Treatment Strategies)的探索迫在眉睫。通过改进手术方式、优化放疗方案等手段,最大程度减少对下丘脑的损伤,从源头上降低下丘脑综合征和肥胖的发生风险。同时,进一步研究新型治疗药物对于下丘脑综合征的治疗也至关重要。科研人员需要深入探索药物作用机制,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靶点,开发出针对性更强、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为患儿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在未来的研究中,多学科协作也将成为关键。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儿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应紧密合作,共同为患儿制定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关注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让这些患儿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