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5年3月24日
来源: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非奈利酮(Finerenone),阐述其在糖尿病肾病(DKD)治疗中的机制、临床证据及应用前景。

广告
   X   

# 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慢性肾脏病与糖尿病肾病的现状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类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病程冗长的特点。近年来,CKD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已达 14.3% 。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在 DM 患者中,约 20 - 40% 的人合并 DKD。DKD 也是 CKD 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全球大约 30 - 50% 的 CKD 由 DM 引发,影响人数约 2.85 亿。DKD 主要引发糖尿病肾病(DN),而 DN 是全球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

二、盐皮质激素受体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研究发现,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激活在 DKD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 MR 过度激活时,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而对抗 MR 的过度激活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的益处,能够改善靶器官的损伤。

传统的 MR 拮抗剂(MRAs),如螺内酯(Spironolactone)和依普利酮(Eplerenone),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然而,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比如会导致高钾血症、男性乳腺增生、勃起功能障碍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等不良反应,这极大地阻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三、非奈利酮的独特机制


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 MRA,它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Finerenone 能够与 MR 结合,进而抑制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辅因子的募集,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减缓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

与传统的 MRAs 不同,Finerenone 在分子结构和作用方式上进行了优化,这使得它在发挥肾保护作用的同时,能减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四、非奈利酮的临床研究证据


多项临床试验对 Finerenone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在这些研究中,Finerenone 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同时,Finerenone 在治疗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方面也表现出了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它在心房颤动和心肌梗死的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 Finerenone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局限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还能在心血管疾病等相关领域发挥作用。

五、非奈利酮的不良反应


尽管 Finerenone 在安全性方面相较于传统 MRAs 有一定优势,但它也并非完全没有不良反应。在使用 Finerenone 的过程中,患者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过其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对于 Finerenone 不良反应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安全性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六、非奈利酮与其他抑制剂的联合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探索了 Finerenone 与其他抑制剂联合使用的可能性。联合用药可以从不同的作用靶点和途径对疾病进行干预,有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在开展,初步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具有一定的潜力,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未来展望


Finerenone 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甾体 MRA,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希望。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其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联合用药的研究也将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此外,对于 Finerenone 在其他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探索也将不断拓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益处。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非奈利酮在糖尿病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在联合用药方面的探索,都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