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利妥昔单抗诱发 IgG4相关疾病血清病,为临床诊疗带来新警示

时间:2025年4月21日
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编辑推荐:

为探究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免疫球蛋白 G4 相关疾病(IgG4-RD)时引发血清病的情况,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病例研究。结果发现 1 例患者在第 3 次输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血清病症状,这为临床治疗 IgG4-RD 敲响警钟,提示需警惕该不良反应123。

广告
   X   

在医学领域,免疫球蛋白 G4 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类涉及多种器官的纤维炎症性病症,可累及胰腺、胆道、淋巴结等。这类疾病的特征是 IgG4阳性浆细胞大量聚集,导致器官肿大和组织受损。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靶向 B 细胞表面 CD20 的单克隆抗体,是治疗 IgG4-RD 的有效药物,但它存在引发不良反应的风险,其中血清病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属于 III 型超敏反应。血清病通常在接触触发因素(如利妥昔单抗等单克隆抗体药物)后 1 - 2 周出现,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多关节痛。此前,虽然利妥昔单抗诱发血清病已有报道,但在 IgG4-RD 背景下的病例却未曾发现。这一知识空白促使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 1 例 34 岁墨西哥裔美国女性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患者患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慢性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经检查确诊为 IgG4-RD 中的进行性生发中心转化(PTGC)。研究人员对其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前两次输注利妥昔单抗时耐受性良好,但在第三次输注后 1 天,就迅速出现了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和蛋白尿等症状,经诊断为利妥昔单抗诱发的血清病(RISS)。研究人员随即对患者进行泼尼松逐渐减量治疗,1 周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续也取消了利妥昔单抗输注,以防止症状复发。9 个月随访时,患者的 IgG4相关淋巴结病保持稳定。

该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监测炎症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研究结果具体如下:

  • 患者症状表现:患者在第三次输注利妥昔单抗后,迅速出现多部位疼痛和皮疹等症状,且症状在短时间内加重。这表明利妥昔单抗诱发的血清病在该患者身上发病迅速,与以往认知中血清病通常在 1 - 2 周出现有所不同。
  • 实验室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炎症指标升高,如红细胞沉降率(ESR)为 52mm/hour,C 反应蛋白(CRP)为 5.25mg/L,同时存在轻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尿中出现中度蛋白尿和轻度血尿。这些结果为血清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此次病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是首次记录到的 IgG4-RD 背景下的 RISS 病例,丰富了医学对该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的认知。其次,它强调了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 IgG4-RD 等疾病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及时识别并处理相关不良反应,以防止症状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对于无明显症状且病情局限的 IgG4-RD 患者,定期随访和实验室监测是较为合适的管理方式,可减少药物使用和相关风险。该研究为临床医生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 IgG4-RD 时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