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果的世界里,柑橘可是当之无愧的 “明星”,它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品类之一,我国的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更是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在柑橘的生长过程中,杂草就像一群不速之客,频繁地对柑橘造成侵害,严重影响其生长和产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果园覆盖作物这种绿色栽培措施应运而生。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还能增加果园的有机质输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但是,目前大多数关于覆盖作物的研究都集中在土壤方面,对于覆盖作物究竟如何影响柑橘树的生长,尤其是对柑橘树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相关研究还十分匮乏。氮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是氨基酸、蛋白质和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氮,包括硝酸根离子(NO3− - N)和铵根离子(NH4+ - N),但这些无机氮需要经过氮代谢的同化过程转化为氨基酸,才能真正被植物利用,参与到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和基因调控,而覆盖作物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
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他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覆盖作物 —— 鼠尾草(rattail fescue)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在柑橘园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验。研究人员在柑橘园的行间分别播种鼠尾草和毛苕子,以人工除草作为对照,深入探究这两种覆盖作物对柑橘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人员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在 0 - 20cm 深度的柑橘根系中,两种覆盖作物都显著增强了氨基酸代谢。它们提高了硝酸盐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NADH - 谷氨酸合成酶(NADH - GOGAT)和 NADPH - 谷氨酸脱氢酶(NADPH - GDH)的活性,同时也增加了 NR 和 NiR 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鼠尾草的效果更为显著。在 20 - 40cm 深度的根系中,虽然氨基酸水平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但两种覆盖作物都提高了 NR、NADH - GOGAT 酶的活性,以及 NiR、GDH1 和 GDH2 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体而言,两种覆盖作物都能显著促进 0 - 20cm 深度柑橘根系的氮代谢,且鼠尾草的表现优于毛苕子。
这项研究成果意义非凡,它为果园绿色管理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果园可持续发展,让柑橘种植更加绿色、高效。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lant Biology》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他们在四川射洪的实验柑橘园采集样本,在柑橘树覆盖作物种植两年后的 2022 年 10 月,从柑橘树滴水线的四个对角顶点,采集 0 - 20cm 和 20 - 40cm 深度的侧根作为样本。通过 LC - MS/MS 分析根系氮代谢物;采用苏州格锐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测试盒,测定硝酸盐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等相关酶的活性;利用天根生化科技公司的 RNAprep Pure Plant Kit 提取根系样本的总 RNA,经逆转录后,使用 Primer 5.0 软件设计引物,通过实时定量 PCR(qRT - 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研究结果具体如下:
- 根系代谢物的 OPLS - DA 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 - DA)发现,该模型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处理和深度的样本,表明不同处理间的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进一步分析代谢物数据。
- 根系中的差异代谢物:在 0 - 20cm 深度,与对照相比,毛苕子处理有 729 种差异代谢物,鼠尾草处理有 536 种;在 20 - 40cm 深度,与对照相比,毛苕子处理有 265 种差异代谢物,鼠尾草处理有 334 种。这些差异代谢物反映了覆盖作物对根系代谢的显著影响。
- 根系差异代谢物的 KEGG 代谢途径:在 0 - 20cm 深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 D - 氨基酸代谢途径受影响较大;在 20 - 40cm 深度,氰基氨基酸代谢和色氨酸代谢途径变化明显,说明氨基酸代谢在不同深度都起着重要作用。
- 根系中的氨基酸差异:在 0 - 20cm 深度,鼠尾草处理使更多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上调;在 20 - 40cm 深度,毛苕子处理的上调氨基酸数量最多,但鼠尾草对 L - 精氨酸和 D - 色氨酸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 柑橘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在 0 - 20cm 深度,鼠尾草和毛苕子处理显著增强了 NR、NiR、GS 和 NADPH - GDH 的酶活性,且鼠尾草效果更优;在 20 - 40cm 深度,只有 NADH - GOGAT 酶活性显著增加,覆盖作物对该深度根系氮吸收能力的提升不明显。
- 柑橘根系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在 0 - 20cm 深度,NR、NiR 和 NADH - GOGAT2 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覆盖作物处理下有显著变化;在 20 - 40cm 深度,不同基因的表达趋势各异,反映了覆盖作物对不同深度根系基因表达的复杂影响。
- 氮代谢物、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在 0 - 20cm 和 20 - 40cm 深度的根系中,氮代谢物、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进一步揭示了覆盖作物影响柑橘根系氮代谢的内在机制。
综合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可知,鼠尾草和毛苕子覆盖能够显著改善柑橘根系中与氮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促进氮的吸收,进而推动柑橘根系的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且在 0 - 20cm 深度效果更为突出,鼠尾草的表现优于毛苕子。这一研究结果为果园覆盖作物的选择和绿色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果园生态系统,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对推动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