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COVID-19 大流行是全球性健康危机,对健康、社会和经济产生严重且持久影响。封锁和社交限制导致人们隔离,心理健康问题加剧,如心理状态恶化、健康焦虑、抑郁和压力增加等。同时,疫情还加剧了健康和社会经济不平等,边缘化群体受影响更大。
艺术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在大流行期间,创意活动对缓解心理困扰至关重要。艺术形式多样,如视觉艺术、音乐、写作等被融入远程医疗和社区心理健康干预中,数字平台也扩大了艺术参与度。然而,长时间隔离仍给心理健康带来挑战,且现有证据对艺术参与和心理健康改善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综述旨在通过定性研究,深入了解人们的经历,为未来干预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设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准系统文献回顾方法,对定性数据进行主题综合分析,遵循 PRISMA 2020 报告指南。
“艺术” 定义为人类创造性技能和想象力的表达或应用,通常以视觉或表演形式呈现。研究需满足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进行、以改善心理健康为目的且涉及艺术创作或参与等条件。仅选择定性研究,若混合方法研究包含相关定性部分,也仅提取和综合定性结果。采用人口、暴露和结果(PEO)框架确定搜索策略和纳入标准。
搜索数据库包括 CINAHL、PsycInfo 和 PubMed,使用相关 MeSH 主题词和关键词,并结合布尔运算符等。除数据库搜索外,还进行补充搜索,如筛选参考文献和灰色文献。
根据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研究,包括语言、研究类型、艺术方法和时间范围等方面。筛选分两步进行,先筛选标题和摘要,再评估全文,由两位作者独立审查,以减少选择偏倚。
运用主题综合方法分析数据,分三步进行:逐行编码、归纳描述性主题、提炼分析性主题。使用 NVivo© 14 软件辅助分析,以深入理解参与者的行为、态度、信念和经历。
第一作者(HS)在健康和社会护理领域有专业和学术兴趣,在大流行期间参与艺术活动,影响了研究主题选择和对参与者经历的解读。第二作者(MA)在公共卫生领域经验丰富,两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减少解释偏差。
研究结果
共筛选 59 篇论文,最终 7 篇符合纳入标准。这些研究在多个国家开展,采用多种定性研究方法,样本涵盖不同人群,涉及多种艺术形式,部分干预通过线上进行。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艺术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
分析得出五个相互关联的主题,揭示了艺术干预在大流行期间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
- 通过符号创作进行情感处理和表达:参与者将抽象复杂的情绪转化为视觉或触觉形式,如孤独、悲伤和焦虑等。例如,养老院的老人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国际学生用隐喻描绘隔离感受。艺术创作帮助他们面对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绪,缓解抑郁症状,维持自我认同,还能促进情感交流和社交联系。
- 适应性沟通和非语言连接:对于有沟通障碍的群体,艺术成为重要沟通工具。低收入家庭父母与婴儿通过艺术活动加深情感理解,残疾成年人用艺术表达情感,改善与照顾者的沟通。虚拟平台使地理隔离的群体通过艺术建立联系,分享文化和情感。
- 社区支持和集体意义构建:家庭通过艺术活动缓解疫情压力,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凝聚力。全球艺术倡议跨越国界,促进社区团结,如 Coronaquilt 项目和大学师生创作俳句诗歌,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情感挑战。
- 赋权和重新获得自主权:结构化的创造性任务帮助参与者在混乱环境中恢复控制感。重复性创作活动使日常生活更有序,缓解压力。艺术还为人们创造心理和物理上的 “避难所”,增强自信和自主表达能力。
- 将创伤转化为创伤后成长:参与者通过艺术将情感痛苦转化为希望,重新诠释逆境。难民和大学生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和诗歌,更好地处理情绪,实现创伤后成长。艺术技能的发展也有助于长期的信心建立和心理成长。
讨论
本综述表明,艺术干预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对心理健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包括情感处理、沟通、社区支持、赋权和创伤后成长。这些作用对边缘化群体尤为重要,但也对更广泛的成年人群体有益。
艺术干预通过符号创作外化心理痛苦,在疫情隔离期间,这种方式对沟通受限群体更为关键。艺术还突破了封锁造成的沟通障碍,在低资源环境中传递文化和情感信息,这是其他数字心理健康工具所不具备的优势。
集体艺术创作不仅促进社区团结,还可视为一种文化抵抗和集体行动,让边缘化群体重新获得关注,表达自我。结构化创作任务帮助人们恢复自主感,艺术的灵活性满足了不同需求。艺术促进创伤后成长,帮助边缘化群体重新定义社会角色,挑战污名化标签。
研究优势与局限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依赖小规模定性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更广泛人群。研究方法、参与者特征和干预类型的差异也增加了综合结果和得出明确结论的难度。此外,数据综合基于二手数据,限制了主题分析的深度和粒度。但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艺术干预对心理健康的支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未来研究应采用严谨的混合方法设计,扩大样本多样性,确保干预措施的可及性、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政策、教育和研究建议
政策制定者应将艺术和创意活动纳入健康和社会护理系统的心理健康策略中,制定相关指南。健康机构可与艺术家和艺术治疗师合作,将艺术干预融入现有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可设立创意表达空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艺术在不同健康和社区环境中的应用,评估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