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细菌与害虫防治:植物毒素、化学农药和昆虫病原真菌

时间:2025年5月5日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害虫体内共生细菌在可持续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探讨内共生菌和肠道共生菌对植物毒素、农药及昆虫病原真菌的影响。虽共生菌能增强抗性,但效果有差异,且受宿主基因型和环境影响,未来研究极具前景。

广告
   X   

亮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昆虫体内的细菌共生体与它们对化学物质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易感性之间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共生体作用机制的理解逐渐清晰,尤其是围绕解毒机制方面。从进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或许有助于明确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内共生体和肠道共生体赋予昆虫对化学物质或昆虫病原微生物的抗性往往较弱,而且不同研究之间差异较大。准确量化节肢动物、共生体、昆虫病原微生物和宿主之间基因型相互作用的程度,是未来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摘要


害虫体内的细菌共生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旨在评估其在可持续害虫防治方法中的潜在用途。研究人员对害虫体内的内共生菌(Endosymbionts)和肠道共生菌(Gut symbionts)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探讨它们对植物毒素、农药的反应,以及对昆虫病原真菌(Fungal entomopathogens)攻击的影响。尽管存在影响效应大小评估的方法学问题,但仍有证据表明共生菌能增强昆虫对这三种物质的抗性。不过,这种影响可能较小,对于农药而言,其抗性增强水平可能达不到田间实际所需的抗药水平。此外,共生菌的负面或中性影响可能未被充分报道。更复杂的是,宿主基因型和环境也会影响共生菌的作用效果。研究人员预计,未来几年该领域将取得快速进展,从而明确这些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