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山毛榉(
Fagus sylvatica L.)是欧洲主要的森林树种,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却遭遇了大规模的衰退现象。这一情况主要归咎于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然而,林分结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等方面的局部特性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统计模型能否捕捉树木衰退在时空上的高度变异性,这些问题尚不明确。
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人员对分布在法国四个环境条件差异显著地区的 308 个样地中的 5380 棵欧洲山毛榉进行了测量,并设计了区域和国家尺度的模型,用于预测山毛榉的衰退情况。这些模型基于 229 个树木测量学、地形、土壤和气候变量,旨在评估每个样地中树冠生物量损失至少 50% 的树木比例。
研究发现,气候因素在解释林分衰退的变异性方面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与 30 年平均最高温度和水分亏缺相关的年际气候变异性。区域模型在其校准区域内预测山毛榉衰退的效率最高(Q2 Stone - Geisser 系数在 0.26 至 0.42 之间),因为它们能更好地考虑当地环境因素。但在其他区域,其效果欠佳。而国家模型在更大尺度上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
这些统计模型为森林管理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并且可以通过更详细的林分时间监测来改进,以便更好地控制管理措施的效果和衰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