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340X300]我们是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六个国家之一。 H
GP测序框架完成以来,中国科学家们一直在基因组研究中作出不懈的贡献。尤其是在最近,以中科院杨焕明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对一种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并在“ S
cience”以封面故事发表,又一次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同时,我国的各大基因组中心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功能基因组学,并和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家们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际上,早在35年前的1967年,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蛋白质晶体学实验室———北京胰岛素结构研究组。70年代初,中国的科学家们测定了猪胰岛素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技术交流,中国已经拥有了10多个主要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组,它们承担着各种不同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项目。
要完成从传统的结构生物学平台到所谓“高通量”结构基因组平台的转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目前,中科院和教育部系统等多个相关研究组正在通力合作,试图绘制一幅我国的结构基因组蓝图。我们试图在2004年前测定300个全新的蛋白质结构(新的折叠子或
P
DB检索中序列同源性小于30%)。我们的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中的1%(大于1000个)的蛋白质结构,或者1%的目前未知的蛋白质折叠子。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1%的任务。而这一次,在结构基因组计划中,我们理应作得更好。是的,我们的计划充满了挑战性。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我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加上国际同行的合作与支持,我们有信心达到这一目标:又一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