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设备数据揭示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健康等效性:颠覆传统认知,为精准运动处方提供新证据

时间:2025年10月9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传统基于自我报告的体力活动强度等效性(如VPA:MPA=1:2)可能存在的偏差,利用英国生物银行73,485名参与者的加速度计数据,首次系统量化了剧烈(VPA)、中度(MPA)和轻度(LPA)体力活动对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健康等效性。研究发现1分钟VPA相当于4.1-9.4分钟MPA或53-156分钟LPA,远高于传统比值,为可穿戴设备算法和公共卫生指南的更新提供了关键证据。

广告
   X   

在现代社会,缺乏体力活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而科学指南推荐的运动量却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如何准确衡量不同强度活动带来的健康效益?传统认知认为1分钟剧烈运动(VPA)相当于2分钟中度运动(MPA),这个简单粗暴的1:2比值源自代谢当量(MET)理论和自我问卷数据。但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人们发现这种基于回忆的测量方式存在显著偏差——谁能准确记得自己每天进行了几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更令人困扰的是,轻强度活动(LPA)的健康价值一直是个谜。由于传统问卷根本无法有效捕捉散步、家务等日常低强度活动,公共卫生领域长期忽视了这个占据我们每日活动大部分时间的强度等级。消费者手中的智能手表虽然实时记录着各种活动,但其内置的"健康积分"算法(如Google Fit的Heart Points)仍沿用着缺乏实证的传统标准。这种科学与现实之间的割裂,促使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
来自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中73,485名中老年参与者长达8年的随访数据,首次基于加速度计客观测量,系统分析了不同强度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率(ACM)、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2型糖尿病和癌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传统1:2的VPA-MPA等效比严重低估了剧烈运动的健康价值,而轻强度活动的效益则远比想象中微弱。
研究人员采用经过验证的两阶段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活动分类器,对原始加速度信号进行10秒窗口的分析,精确区分轻、中、剧烈强度活动。研究排除了基线已患相关疾病的参与者,并针对多种潜在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种族、饮食、吸烟、饮酒、睡眠等因素。通过限制三次样条和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他们建立了强度特异性剂量反应曲线,并采用自助法(bootstrapping)计算等效比的置信区间。
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发现剧烈和中度活动对所有结局均显示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轻强度活动仅与2型糖尿病和全因死亡率有轻微风险降低关联。VPA在所有结局中都表现出近乎线性的强梯度关系,风险降低可达50%以上。
MPA与VPA的等效性
每分钟VPA对应的MPA等效中位数分别为:全因死亡率4.1分钟(95%CI:4.1-4.2)、心血管死亡率7.8分钟(7.7-8.0)、MACE 5.4分钟(5.3-5.5)、2型糖尿病9.4分钟(9.3-9.6)、癌症死亡率3.5分钟(3.4-3.5)。对于非癌症结局,等效比在5%-35%风险降低范围内保持稳定。
LPA与VPA的等效性
轻强度活动的等效性显示出更大的变异性。每分钟VPA对应的LPA等效中位数范围为:全因死亡率53分钟、心血管死亡率73分钟、MACE 86分钟、2型糖尿病94分钟。对于癌症结局,由于剂量反应关系较弱,等效比显著更高(如癌症死亡率需156分钟LPA等效1分钟VPA)。
LPA与MPA的等效性
通过VPA-to-LPA和VPA-to-MPA比值的计算,研究发现每分钟MPA对应的LPA等效中位数从3.1分钟(癌症发病率)到45.0分钟(癌症死亡率)不等,进一步凸显了强度差异带来的健康效益差异。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基于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强度健康等效性证据,彻底颠覆了传统基于自我报告的认知。研究发现1分钟剧烈活动实际上相当于4-9分钟中度活动,而非传统认为的2分钟;相当于53-156分钟轻强度活动,而非无法估量的价值。这种显著差异揭示了自我报告方法存在的回忆偏倚和回归稀释偏倚(regression dilution bias)等问题——当人们被要求回忆至少10-15分钟持续活动时,大量短暂而间歇的高强度活动被系统性低估。
研究结果与随机对照试验的发现高度一致,那些在控制条件下比较运动强度的研究也发现VPA与MPA的等效比在1:7到1:13之间。本研究将这些发现扩展到真实世界环境和长期临床终点,为公共卫生指南和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了坚实证据。
对于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推广,这些发现具有深远意义:时间紧张的高风险人群可以通过较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获得显著健康收益;健康促进策略可以设计强度交替的方案,将日常轻强度活动(如家务、爬楼梯)与高效的高强度训练相结合;消费者可穿戴设备的算法需要更新,以更准确反映不同强度活动的真实健康价值。
尽管研究采取了严格措施排除反向因果关系(reverse causation)的干扰,但观察性设计的本质仍存在未测量混杂因素的可能性。英国生物银行的低应答率(5.5%)也要求我们在推广结论时保持谨慎。然而,证据表明对于体力活动与死亡率的关联,样本代表性不足并不会实质性影响估计结果。
这项里程碑研究为体力活动指南的更新和可穿戴设备算法的优化提供了革命性证据,标志着我们从主观回忆迈向客观测量的新时代,为精准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医学开辟了新道路。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