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2J2感知膜脂饱和度调控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的分子机制

时间:2025年10月11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本研究揭示了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通路中UBE2J2作为膜脂饱和度传感器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通过重构实验证明,UBE2J2的构象变化受膜脂 packing 调控,进而影响其与E1酶的结合能力和下游E3连接酶(RNF145、MARCHF6、RNF139)的活性。该发现阐明了ERAD系统通过多层调控整合脂质信号的分子基础,对理解膜稳态维持和代谢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
   X   

生物膜的精密调控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石,而内质网作为细胞中最大的膜性细胞器,其独特的脂质组成(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对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等关键功能至关重要。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通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内质网中的错误折叠蛋白和脂质代谢酶,从而维持内质网膜的特性。然而,ERAD组分如何感知膜特性并作出响应,其分子机制一直未被阐明。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通过重构包含纯化ERAD组分的实验系统,揭示了膜组成通过多层面调控泛素化级联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发现膜锚定的E2酶UBE2J2可作为脂质 packing 的传感器:在松散 packing 的膜中,UBE2J2因膜结合而失活,阻碍泛素加载;而在紧密 packing 的膜中,它则呈现活性构象并与E1酶有效互作。这种调控机制直接影响E3连接酶(RNF145、MARCHF6、RNF139)的自身泛素化及其底物角鲨烯单加氧酶(SQLE)的降解。此外,研究还发现RNF145能独立感知胆固醇信号,通过改变寡聚化状态调节自身活性。这些发现表明ERAD通过整合多重脂质信号来实现膜稳态的精密调控,其中UBE2J2通过与多个E3连接酶的协同作用,扩展了脂质信号的效应范围。
研究采用多项关键技术:①蛋白质重构技术将纯化的人源ERAD组分重构到特定脂质组成的膜中;②荧光标记与实时监测技术追踪泛素加载过程;③分子动力学模拟(Martini 3力场)分析蛋白-膜相互作用;④交联实验与FRET技术检测蛋白质构象变化;⑤免疫共沉淀验证蛋白相互作用。所有实验均在严格控制脂质组成的蛋白脂质体系统中进行。
UBE2J2在ER样膜中活性受抑
研究人员发现UBE2J2在模拟内质网膜组成的脂质体(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中泛素加载速率显著降低,而在去垢剂溶液中则能快速加载。这种抑制效应并非由蛋白错误取向或E1酶活性不足引起,且具有可逆性。相比之下,同家族的UBE2J1在不同膜环境中均保持高效加载能力,表明UBE2J2对膜环境具有特异性响应。
膜特性调控UBE2J2活性
通过系统调整磷脂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研究发现当SFA含量从10%增加至60%时,UBE2J2的泛素加载效率显著提升。快速动力学分析显示存在快速加载(毫秒级)和慢速加载(分钟级)两种群体,其比例受膜饱和度调控。C-Laurdan荧光探针检测证实脂质 packing 紧密度与UBE2J2活性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胆固醇的添加对UBE2J2活性的影响有限,表明其主要响应磷脂饱和度而非固醇含量。
脂质 packing 影响UBE2J2构象
有限蛋白酶解实验显示,在松散膜中UBE2J2的N端更易被切割,而在紧密膜中该区域受到保护。FRET和交联实验进一步证实,高饱和度膜中UBE2J2的二聚化倾向增强。有趣的是,通过提高膜中蛋白密度可模拟高饱和度膜的效果,促使UBE2J2形成活性构象,说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与脂质环境共同调控UBE2J2的活性状态。
UBE2J2通过胞质区感知脂质 packing
结构域替换实验表明,UBE2J2的脂质感应功能主要依赖其胞质区(UBC结构域),而非跨膜段或连接区。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UBC结构域与膜之间存在动态接触,其中M1、M53、F100和F137等残基是关键作用位点。将F137突变为带负电荷的谷氨酸(F137E)可使UBE2J2丧失脂质敏感性,始终维持活性构象。交联实验证实,膜 packing 缺陷会抑制UBE2J2与E1酶的相互作用,而低浓度去垢剂处理或F137E突变均可恢复这种互作。
UBE2J2活性指导泛素化级联下游反应
研究发现UBE2J2与RNF145、RNF139和MARCHF6等E3连接酶协同作用,介导自身泛素化和底物修饰。在高饱和度膜中,所有测试的E3连接酶的自发泛素化水平均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调控完全依赖膜锚定形式的UBE2J2,可溶性UBE2J2无法传递脂质信号。对于底物SQLE的泛素化研究显示,MARCHF6介导的降解过程同样受膜饱和度调控,且依赖UBE2J2的活性状态。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证实,紧密膜环境中UBE2J2与RNF145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
胆固醇调控E3连接酶RNF145的自身调控
研究发现胆固醇能直接促进RNF145的自发泛素化,这种效应与膜饱和度无关,且不依赖E2酶的类型。机制研究表明胆固醇诱导RNF145发生寡聚化,从而促进分子间(in-trans)自身泛素化。这种调控与UBE2J2介导的脂质饱和度感应形成互补,使ERAD系统能够同时整合多种脂质信号。
该研究揭示了ERAD系统通过多层调控机制感知膜脂环境的新范式:UBE2J2作为脂质 packing 传感器,通过构象变化调控其与E1酶和E3连接酶的相互作用;而RNF145则直接响应胆固醇信号,通过寡聚化调节自身活性。这种分工协作的机制使细胞能够精细调控脂代谢关键酶的稳定性,从而维持内质网膜的特异性组成。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膜蛋白-脂质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代谢性疾病和膜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值得注意的是,UBE2J2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传感机制——其胞质区直接感知膜 packing 缺陷,这与传统的跨膜区传感模式(如IRE1、PERK等)形成鲜明对比,拓展了我们对膜性质感知机制的认识。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