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称,裸鼹鼠超长寿命的秘密可能在于其体内四种氨基酸的细微变化。根据一项新的研究,cGAS的进化突变——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酶,它感知DNA以触发免疫反应——可能增强动物修复与衰老相关的遗传损伤的能力,而在其他物种中,如小鼠和人类,cGAS可以抑制DNA修复。
研究人员称,裸鼹鼠超长寿命的秘密可能在于其体内四种氨基酸的细微变化。根据一项新的研究,cGAS的进化突变——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酶,它感知DNA以触发免疫反应——可能增强动物修复与衰老相关的遗传损伤的能力,而在其他物种中,如小鼠和人类,cGAS可以抑制DNA修复。
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是一种非常长寿的啮齿动物,虽然它们看起来皱巴巴、不起眼,但最长寿命接近40年——大约是类似体型物种的10倍。此外,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成令人惊讶地更接近人类而不是老鼠,这使得它成为研究该物种长寿背后的分子机制的有价值的模型。
长寿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基因组的稳定性。然而,裸鼹鼠维持DNA完整性的方式,特别是通过修复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途径,其缺陷与早衰有关。在人类和小鼠中,DNA传感器cGAS(环鸟苷单磷酸-腺苷单磷酸合成酶)可以抑制HR修复,潜在地促进癌症和缩短寿命。
Yu Chen和他的同事研究了cGAS是否同样抑制长寿裸鼹鼠的HR。Chen等人发现,在裸鼹鼠中,鼹鼠cGAS中的四个特定氨基酸取代减少了泛素化和降解,使蛋白质在DNA损伤后持续时间更长,水平更高。这种增加的丰度加强了与关键修复因子FANCI和RAD50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了HR修复。
当裸鼹鼠细胞中的cGAS被耗尽时,DNA损伤就会累积。作者进一步表明,通过基因工程表达含有裸鼹鼠特异性突变的人类cGAS的果蝇比表达未改变的人类cGAS的果蝇寿命更长。研究结果表明,裸鼹鼠cGAS中这些特定的进化氨基酸突变不仅增强了DNA修复,而且可能直接导致该物种的超长寿命。
“Chen等人的发现描述了裸鼹鼠细胞核中影响寿命的cGAS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约翰·马丁内斯和他的同事在一个相关的视角中写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cGAS在其他生物体的细胞核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但答案可能比最初预测的要复杂得多。”
生物通 版权所有